鸡蛋作为最常见的生鲜品,市场规模巨大,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平均每天要消费10亿枚鸡蛋。蛋品产业如何走向更智慧的阶段?

  在深圳,这家国内蛋品供应链龙头企业——乘乘集团,就为鸡蛋插上了“科技翅膀”。

  这是一家农业企业

  也是一家科技企业

  企业办公区域的室内电视大屏上,实时滚动更新着各地鸡蛋价格。

  “鸡蛋交易员”在不断接听、拨打电话,洽谈合作。

  “一枚蛋差了一分钱,就意味着可能无法成交这笔订单。”乘乘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信息官刘冬青说道。

  蛋价行情数据是实时波动的,就像股票的价格一样,需要企业实时掌握。价格需要综合考虑供需关系的变化、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天气状况、交通条件以及政策因素等。

  与此同时,蛋品产业还存在“一地一价”、鸡蛋规格无法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等多重现实问题,如何“破局”、有效对接供需两端?

  “一颗蛋”的“数字化革命”,应运而生。

  首先是深入一线,观察市场。

  刘冬青表示,创业初期,公司所有员工都深入一线养殖场、对话养殖户,分辨鸡蛋的好坏,在农贸市场、商场等档口售卖过鸡蛋。

  “了解一颗鸡蛋从生产到加工、从运输到消费,中间到底经历哪些环节很重要。直到现在,我们员工培训还是从‘一颗蛋’来着手。”刘冬青说。

  其次是组建专业技术团队。

  数字化团队,由刘冬青领衔。在乘乘创立之前,刘冬青已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了20多年,熟悉数字化技术。

  “我们特别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和算法。应用产业级的企业去投入做研发,其实是比较大的‘负担’,但我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刘冬青说。

  在经历了大量调研和实践,并对蛋品产业进行深度分析后,乘乘的产业数字化平台逐步应用落地,并首创“S2B2P”商业模式。

  凭借掌握的海量行业数据,乘乘搭建了每日百城蛋价系统,每天早上8点准时推送。

  数字化平台中,“AI商机库”是核心。以订单为抓手,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可以对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不同类别的数据服务产品,例如“乘乘EGG”小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蛋价行情播报,乘乘AI商机库则可以为内部交易员提供实时的市场供需信息等。

  目前,乘乘公司内部正在部署DeepSeek。刘冬青认为,人工智能将来会成为主导,比业务人员、交易人员更了解数据、更了解客户、更了解商机。 

  经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赋能,乘乘实现全国贸易网络覆盖。蛋品“含智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业务量也得到显著扩展。

  “起步之初,我们也是行业新兵。当时全公司动员,只做了一挂车的鸡蛋销量,总共300件货。如今,我们一天的发货量就能达到5万件,每天在全国的鸡蛋销售量,更是接约2000万枚。”刘冬青笑着说。

  在深圳追梦

  专注“小鸡蛋”,也能有“大成就”

  创业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在外人眼中,在深圳这样一座以制造业、科技创新见长的城市,专心干农业,似乎也有些“反常态”。

  对此,刘冬青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如今蛋鸡产业正在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像制造业的运作方式,需要用到大量工业化技术、设备等。

  “虽然在蛋品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深圳拥有强大的科技产业链,能够为我们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同时,深圳还出台了一系列接地气、实惠的政策,如场地租金减免、人才引进补贴等。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创新沃土!”刘冬青说。

  前不久,乘乘刚刚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自2019年成立至今,企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20%,2024年营收额达52亿元。197个云仓,已经遍布全国。

  当问起未来是否会拓展业务领域时,刘冬青坚定地说——

  “我们公司就是做好每一枚蛋。这个市场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值得我们长期地进行耕耘。我们就是要打破大家对农业‘它是落后的’这样一个固有理念。让大家知道,我们虽然是传统农业,但是仍有创新的决心!”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