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来到南山区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进行参观。 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陈佳 摄学生们来到南山区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进行参观。 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陈佳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文灿 通讯员 陈佳)12月10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全市十区,开展主题为“垃圾去哪儿”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全链条管理工作宣传活动,组织市民对垃圾分类收运、末端处理基地进行参观,以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全民参与率。

  昨天,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王文若、陈琼,深圳市政协委员吴兰平以及热心学生和居民等,来到南山区塘朗山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进行参观,确认垃圾分类后的最终“归宿”。

  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柱表示,2019年,南山区建立了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环境园,将年花年桔回植、废旧家具、玻金塑纸、果蔬垃圾、厨余垃圾、废旧电池及灯管分拣六大分流体系纳入一体化处理基地,打造出深圳市首个园林式、花园式一体化的垃圾分类环境生态园。目前,玻金塑纸日处理量达到45吨,厨余垃圾日处理量将达到120吨,到2020年,环境园的日均处理量将超过230吨。

  据介绍,南山区共有600个物业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为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全区将在12月中旬完成所有楼层撤桶工作,逐步建立“集中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城中村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工作也正在顺利展开。南山区产生其他生活垃圾处理(焚烧)量641909.73吨,通过九大分流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减量149354.69吨,合计791264.42吨,分类垃圾减量占比达18.87%。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今年我市3508个住宅小区大力推进楼层撤桶,设置集中分类投放点,开展定时定点督导,目前覆盖率达79%。

  据了解,针对垃圾分流分类,深圳市委托专业收运处理企业实行专车专运、分类处理,着力解决“前端分、后端混”的问题。全市共有731台各类分类收运车辆,每天分流分类回收达3500吨,有效减轻末端垃圾焚烧、填埋处理压力。

  为加快各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不断提升末端处理能力,全市已建成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21个废旧家具拆解处理厂、3个废旧织物利用处理厂、17个果蔬垃圾处理点、31个绿化垃圾粉碎处理厂(点)等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初步构建了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对前端分类形成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