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维 通讯员 汪林丰

  记者2月17日从深圳市检察院获悉,截至2020年2月17日,深圳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46宗和疫情防控相关的案件。其中,以出售口罩为名进行诈骗的,就多达38宗。在此,检察官特选取了几个案件作一简要介绍:

  案例一:某公司股东在朋友圈中专坑熟人

  2020年2月3日,某科技公司股东、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无进货渠道及货物的情况下,在其微信朋友圈上发布口罩销售信息,多名被害人在朋友圈中发现该销售信息,纷纷向犯罪嫌疑人刘某购买,并支付定金。有的被害人还告知自己的朋友,称刘某有口罩出售,并代朋友将定金给犯罪嫌疑人刘某。被害人要求发货或者退款时,刘某不再回复被害人信息并将手机关机。据初步统计,刘某涉嫌诈骗共计人民币64.7万元。2月14日,刘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案例二:频频撒谎 “已发物流”“被政府征扣”

  2020年2月8日,犯罪嫌疑人巫某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口罩销售信息。被害人黄某在浏览微信朋友圈时发现该销售信息便联系巫某购买口罩、支付定金。事后,被害人黄某催促犯罪嫌犯人巫某发货。巫晓强谎称自己已将口罩发送物流,并提供了虚假的运单号。黄某查询运单号为空后,巫某又谎称口罩在物流途中被政府征扣。黄某报警后,2月12日巫某被抓获。

  案例三:空手套白狼,向上家套取相关资料后行骗

  2020年2月7日前,犯罪嫌疑人吕某在无进货渠道以及货物的情况下,在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的信息。当晚,吕某在陌陌动态上发现被害人古某称其需要大量口罩,便主动联系古某。此后,犯罪嫌疑人吕某便假装自己要购买口罩,向其卖口罩的微信朋友咨询口罩以及体温计的价格,并获取了相关口罩的检验报告以骗取被害人古某的信任,骗取被害人古某的定金。2月13日,吕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案例四:想赚差价?轻信上家、害了下家

  2020年2月7日,黄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犯罪嫌疑人吴某发布的虚假出售口罩信息后,准备通过购买口罩再出售的形式赚取差价,于是向吴某咨询购买口罩事宜。吴某提供了自己虚假的身份证信息、以及生产口罩相关虚假证明材料给黄某,黄某信以为真。随后,黄某在微信群中发布出售口罩的信息,并多次收取了被害人的定金,并将自己的差价扣除后,将定金转财给犯罪嫌疑人吴某。犯罪嫌疑人吴某收款后即将黄某微信拉黑并失联。2月11日,犯罪嫌疑人吴某被抓获。

  案例五:在“闲鱼”APP上虚假销售口罩

  2020年1月27日,武汉籍姚某在“闲鱼”APP上,看到犯罪嫌疑人赵某发布的销售口罩的信息,便留言想要购买。赵某将消息告知犯罪嫌疑人吴某后,吴某通过微信联系上姚某,经过商谈,姚某3天内前后8次共计转账给吴某14.5万元用于购买口罩。1月30日,姚某通过微信、电话再也联系不上吴某,遂报警。2月1日,吴某、张某被抓获。

  案例六:想购买口罩捐赠,去提货却不见人

  2020年1月29日,犯罪嫌疑人黄某在QQ群中发布出售KN95型号口罩的广告。张某看到后联系黄某,想要订购后捐赠给浙江一医院。经双方商谈价格后,黄某要求张某先支付50%的定金,到指定地点提货时再支付剩余款项。张某支付1.3万元定金后,去到黄某指定的地点提货时,发现黄某的QQ号和电话号码均无法联系。1月30日,黄某被抓获。

  案例七:拿了口罩回头客的钱,去赌博

  2020年2月3日,张某向犯罪嫌疑人段某购买6千个口罩后按时收到了货。2月4日,张某再次向段某预定3万个口罩,并支付6.7万元。段某收款后找其上家购买,因需求较大,需要等待一两天才能发货,段某便没有直接将货款转账给其上家,而是用于网上赌博,结果全部输光。当晚张某找到段某要求发货,段某谎称第二天再答复。2月5日,张某再次要求段某发货,因货款已被段某赌博输光,上家也不再发货,经协商还钱事宜未果,张某遂报案。

  案例八:虚假销售口罩,提供一条龙服务

  2020年1月15日,犯罪嫌疑人梁某受台湾籍男子吴某指使,编写销售口罩剧本,制作口罩、体温枪虚假照片、视频,提供给吴某进行诈骗,还将用被害人信息制造的虚假快递单号发送给吴某用于诈骗。犯罪嫌疑人赵某则协助吴某,负责收购、提供银行卡四件套(手机卡、银行卡、身份证正反面、U盾)。2020年2月6日,王某通过网络联系到一个自称卖口罩的男子,转账7.2万元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发现被骗后报警。2月7日,梁某、赵某被抓获。

  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防疫用品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并保留相关票据,切莫轻信网络上甚至是熟人朋友间的“好消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