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店销售“人造肉”汉堡。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陈燕银 摄▲餐饮店销售“人造肉”汉堡。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陈燕银 摄
▲深圳某电商商家销售灯泡棒棒糖。来源于网店截图▲深圳某电商商家销售灯泡棒棒糖。来源于网店截图
▲深圳一家烘焙店推出可食用口红巧克力。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摄▲深圳一家烘焙店推出可食用口红巧克力。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摄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陈燕银

  “人造肉”新品受年轻人热捧、黑啤雪糕可以尝到啤酒味、灯泡棒棒糖形似实物很炫酷……近日,深晚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暑假来临,一些受年轻人欢迎的食品又玩出了新花样。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红食品市场大数据监测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网红食品网上零售额增长将超过37.3%。连日来,深晚记者调查发现,创意百出、销量火爆的网红食品背后仍存隐患。

  “人造肉”更健康?

  相应国家安全标准未出台

  近日,深晚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餐饮店发现,喜茶、星巴克等店推出的“未来肉芝士汉堡”、植物肉面等“人造肉”新品,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记者走访喜茶餐饮店,选购了一份“人造肉”汉堡。这款“人造肉”汉堡售价为每个25元,中间夹着青瓜、芝士、植物肉排,外表与普通汉堡并无差别。

  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人造肉”汉堡以大豆蛋白为原料,100%纯植物提取,每100克植物肉含有17.1克蛋白质、5.5克膳食纤维,热量仅为真牛肉的51%。

  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主要分为“植物肉”和“培育肉”两大类。“植物肉”的本质不是肉,而是由大豆蛋白制成的仿肉制品;“培养肉”相当于在实验室培养出的动物肌肉纤维。由于研发和成本限制,市面上的“人造肉”多以“植物肉”为主。

  “人造肉”的产品标准引来争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国家没有专门针对“人造肉”产品编制各项国家安全标准。从“人造肉”市场发展现状来看,“植物肉”产品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尚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对消费者而言,或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隐患风险。

  德式黑啤雪糕含酒精

  灯泡棒棒糖形似实物

  网红雪糕也成为年轻人夏季的“新宠”。7月28日,深晚记者在南山区一家超市看到,一款“德式黑啤雪糕”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购买。这款雪糕的包装外观形似啤酒瓶,主打酒心概念。

  除了味道创新,还有不少网红食品另辟蹊径,仿照日常用品创新外形。7月27日,深晚记者在南山区一家烘焙店看到,数十支五颜六色的“口红”摆放在柜台,每支售价约为50元。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并不是口红,而是纯手工制作的可食用巧克力。

  无独有偶,另一款名为“灯泡棒棒糖”的网红食品同样因酷似实物而备受欢迎。7月28日,深晚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深圳不少商家售卖一款宽6厘米、长10厘米的棒棒糖。这款棒棒糖号称按照电灯泡1:1 比例制作。

  市民陈女士向记者表示,这种做法是一种营销创意,能吸引消费者,但可能会误导小孩吞食实物。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研究助理、深圳网易《星期三约个饭》节目食品安全专家杜崇议表示,如今,不少网红食品仿照日常用品创新外观,家长应对孩子加强正确引导和教育,避免孩子因猎奇而误食。

  专家建议:

  理性选择,勿盲目跟风

  杜崇议表示,消费者应对网红食品保持理性态度,谨慎选择,仔细查看配料表、生产日期等信息。朱丹蓬则表示,新生代消费者喜欢新鲜的食物,有“大健康”意识,但缺乏“大健康”知识,应该注意提升自我消费意识和甄别能力,不应盲目跟风,过度追捧网红食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建议,相关部门应创新网红食品的监管手段,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让“玩猫腻”的网红食品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