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者被转移下直升机(东部通航供图)伤者被转移下直升机(东部通航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从“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坠落至70余米的悬崖下,双腿摔成开放性骨折、盆骨骨折,一只眼睛已因淤血视力模糊,整整两天两夜没有被找到,已出现了败血症的迹象……如果没有“好管闲事”的驴友宋先生,没有正好在七娘山顶进行通讯设备调试的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没有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与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南澳森林消防中队、大鹏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应急队和南澳人民医院的通力协作,29岁的阿成(化名)很可能已经凶多吉少。

  1月8日傍晚,经过接力营救,阿成被直升机送至深圳大学总医院,经会诊后收入ICU救治,目前情况稳定。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深圳第3例直升机参与山地救援事件。

  登山驴友悬崖边听到“救命声”

  1月8日15点左右,8位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正在七娘山上一处信号塔调试通讯设备,“有人在喊救命!你们赶紧去看看。”一位拄着登山杖的男子气喘吁吁地奔了过来。这名男子姓宋,与朋友结伴登山将到山顶时,看到一处悬崖,兴之所至大喊了一声。没想到,这一喊引来了“救命”声。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李影与队员武春雨、瞿黎明、陈良高跟随宋先生来到悬崖上,尝试寻找求救者。队员们也清晰地听到求救者的声音,于是接连提问,试图找到他所处的位置。求救者表示,他是1月6日登山,从七娘山往东西涌方向路上摔落悬崖,摔落后尝试爬了几十米,手机也摔坏了,没办法报警,这两天只能白天间断呼救,希望引起注意。

  “海拔752米。”站在悬崖上的李影不由地眉头一紧。海拔较高、坡急路陡,队员们赶紧将相关信息汇报给深圳公益救援队联合值班群。经研判,救援队成立了由王建任指挥的前方指挥部。“天黑前必须找到他!”王建一方面安排已身处七娘山的队员担任先遣,尽快确定求救者定位;另一方面安排支援梯队,准备救援物资,立即从市区赶往大鹏新区。

  此时,地质公园管理处应急队派出5名队员与救援队队员组成联合搜救组。经过分析,附近有两处悬崖都有可能,搜救组兵分两路。山崖坡度接近70°,队员们手脚并用才能爬下悬崖。接近16点,搜救组找到了求救者,他浑身多处疼痛但神志清醒。

  “他摔落悬崖一直没被发现,主要因为没有结伴登山,也没有告知亲友要去攀登七娘山,所以多日来相关部门都没有接到报告。”李影告诉记者,尽管户外风景很美,但安全始终第一,必须做足相关安全措施。

  直升机17分钟将伤者转运至深大总医院

  16:35,南澳派出所、大鹏新区消防救援队、地质公园管理处应急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建立了联合指挥部。考虑到已近黄昏,求救者伤情严重,如果依靠人手用担架转运下山,可能需要一整晚。指挥部向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协调,确定由东部通航出动直升机参与救援。

  17:25,直升机从东部通航盐田基地起飞,10分钟后抵达地质公园,将救援人员和南澳人民医院医生接往最靠近伤者的空地。此处距离伤者直线距离仅100米。救援人员和医生沿着陡峭山路靠近伤者进行伤情处理和初步诊断。“幸好没有伤及脊椎”,医生认为,伤者可以通过直升机绞车吊起。

  18:10,指挥部确定直升机绞车吊起方案。直升机飞抵七娘山山腰500米左右,离伤者10米处。机组观察到事发点完全不具备着陆条件,即便采取绞车救援,由于坡度太陡,也存在直升机旋翼离山体过近的风险。

  天色已擦黑。机组全神贯注,在陡峭的山崖边,将直升机几乎贴近树梢,机体稍微稳定后,绞车手多次试探,通过绞车将救援人员精确投放到事发点。10分钟后,伤者被局部固定后,与一名救援人员通过救援带、绞车长绳回收至机舱内。

  经过17分钟飞行,直升机安全落地深大总医院停机坪。经神经外科、骨科医生会诊后,伤者被收入ICU治疗,目前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