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行动方案,揭秘宝藏研学路线,罗湖全力打造具备深港融合发展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矩阵。9月28日下午,由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深圳市委宣传部,罗湖区委、区政府指导,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同饮一江水 共唱一首歌”深圳(罗湖)2023年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在粤海体育休闲公园顺利举行。
一个月来,罗湖区线上线下先后发起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倡议、主题MV《中国字 中国人》录制等系列活动,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中,《中国字 中国人》由粤港澳青少年代表共同录制,以“同唱一首歌”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当日,罗湖发布的《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与《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研学路线》也引起关注。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开,该活动共覆盖粤港澳三地青少年18万人,为罗湖区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先行示范。
罗湖区粤港澳教育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
罗湖区位优势独特,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山水相连,是深港连接的情感码头和深港合作的重要区域。
罗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湖历来高度重视深港交流合作,区教育系统积极用好罗湖连接深港、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教育领域各方面合作发展。

罗湖区率先谋划推进粤港澳教育联动发展,于2020年10月成立了粤港澳教育研究部,也是全国首个区一级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研究部,并举办了两届粤港澳教育高峰论坛,不断深化与港澳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同时,姊妹学校结对工作走在前列。目前,罗湖区已与香港、澳门缔结姊妹学校92所,成功举行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美文经典诵读比赛等系列活动,在三地青少年中引发强烈反响。
在此基础上,罗湖区教育研究成果显著。其中,区教育系统起草的课题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研究立项为国家教育部专项十大重点课题之一。
《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粤港澳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推动罗湖区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进程,助力罗湖“三力三区”建设,由罗湖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团区委共同研究制订的《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
未来罗湖区将从三个方面重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建设。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课程建设;打造优质教育场所等。
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包括推动姊妹学校交流互访;组织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研学弘扬爱国精神等。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的建设。包括做好校园爱国主题教育;组建爱国社团特色项目;开展纪念日系列活动等。


罗湖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进一步加强粤港澳青少年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高粤港澳青少年的爱国主义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爱国主义成为粤港澳青少年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行动自觉,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研学路线发布
罗湖还同步发布了《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深圳(罗湖)研学路线》,该路线通过串联罗湖桥、渔民村、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等红色地标,充分利用罗湖区的红色资源,凝聚革命精神,引导青少年以参观走访、探究研讨、实景体验等形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挂牌为“深圳(罗湖)粤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粤海体育休闲公园便是研学路线中的重要一站。该公园占地约12万㎡,紧邻东深供水堤坝,地下就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作为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东深供水”为维护香港长期稳定、深莞地区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此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可谓意义非凡。

据介绍,下一步,罗湖区将依托深圳河打造一条从北到南(包括深圳水库、东湖公园、粤海体育休闲公园一、二期、罗湖口岸)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长廊,以线串点,织密罗湖辖区爱国主义“新管网”,形成具备深港融合发展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矩阵,持续开展更多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期待更多青少年满怀爱国主义情怀,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来,书写新时代青春力量。
(来源:罗湖发布微信公众号)
(审核:许云敏)
(责任编辑:陈雅思)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