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学生赴江西寻乌县社会实践活动于5月22日结束,学生们在研学活动中,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探寻文化根源,参与生态保护,感受生命价值,助推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和乡村振兴。

广告

  据了解,寻乌是一块红色热土,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寻乌调查旧址、圳下战斗旧址、罗塘谈判旧址、罗福嶂会议旧址、三二五暴动旧址、菖蒲会见旧址、澄江战斗旧址、寻乌调查红色文化培训基地等,红色基因在寻乌代代传承。寻乌还是深圳和香港同胞的提供饮用水的源头,3000多万深港市民同饮东江水,东江水供港供深的历史已经快到60个年头,在东江水源源不断地浇灌滋润下,“东方之珠”香港更加璀璨,“创新之都”深圳愈发蓬勃。

  在这次活动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与中共寻乌县委党校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道扬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据介绍,道扬书院社会实践基地落户寻乌,以推动校地红色文化教育发展为动力,以实现校地合作共赢为目标,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创建工作格局,助力寻乌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新业态的构建和道扬书院思政教育发展实现双赢局面。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技术支持、保护东江源等方面全面合作,助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才培养与寻乌县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这些年来,在中宣部高位推动下,寻乌县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龙岗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经济特区与革命老区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往来联络更加深情,谱写了经济特区与革命老区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动人篇章。寻乌县委党校曾令忠常务副校长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约校地框架协议时说,寻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资源富集,是客家桃源,也是东江源头,还是红色热土,是中国脐橙出口基地县,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的桥头堡。寻乌与深圳同饮一江水,人文底蕴醇厚。寻乌饱含荣光的红色历史,毛主席著名的《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文献就在寻乌诞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曾令忠表示今后将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道扬书院社会实践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把寻乌打造成为产学研重点支持区域,通过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中国化”和“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打造研学基地新典范。

  (通讯员 李昌战) 

  (审核:梁睿)

  (编辑:邓佳丽)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