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山区“火种计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活动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学第一课”在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报告厅举行。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通过微景剧、快板、访谈、读剧等多种形式,由“五老”和青少年共同展演了“火种计划”原创作品,集体呈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广告

  本次活动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关工委)、南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南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关工委)主办,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学校承办,招商街道五湾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南油小学协办。深圳市关工委主任陈彪,南山区关工委主任陈军,南山区副区长、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叶春等领导出席,现场还邀请了南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领导,市区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领导,部分“五老”讲师、师生、家长及社区代表两百多人前来观摩。

  传递“红色火种”,厚植爱国情怀

  陈彪在致辞中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五老”助力“大思政课”建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展青少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教育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引向深入。南山区关工委要充分依托南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积极探索深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模式、新方法,引导港澳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

  陈军在致辞中表示,南山区关工委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学第一课”“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活动精彩纷呈,其中“火种计划”系列活动今年已经在各街道、社区、学校广泛开展74场,目的是要用“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加强锻炼,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争做一名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节目轮番上演。南山区文理学校学生带来的啦啦操串演《学习雷锋好榜样》和《闪闪的红星》,展现了青少年们的活力与朝气;微景剧《燃烧吧,火种》由南油小学学生与南山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曾庆庆共同演绎,诠释了开展“火种计划”品牌活动的初心;五湾社区退役军人和来自滨海小学、山海学校、太子湾学校学生合作的快板《一二三四说左炮台》,以生动的形式讲述了左炮台相关的历史故事,提醒青少年铭记过去;南山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吴兆仁与深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党性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王定毅进行《印象陈郁》专题访谈,对南山本土革命家陈郁在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事迹,作一个梗概性的回顾与重温,让观众们对革命前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南山文理学校学生的读剧《南山之子陈郁》深情而真挚,展现了陈郁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最后,文理学校师生合唱《少年中国说》,将现场氛围推向了最高潮,他们用激昂的歌声表达了青少年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家门口上“行走的思政课 ”

  关工委是参与和落实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火种计划”是南山区关工委结合深圳关工系统“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教育实践部署安排,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出的一个品牌活动。活动统筹发动全区各级关工委,用好市、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组织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时代先锋。

  南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希福介绍,南山区关工委将通过“火种计划”这个窗口,把本地特色资源和各种教育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把红色学堂、科技学堂、博物馆学堂、文体学堂等设在“家门口”方便位置,内容贴合孩子生活实际,形式多种多样,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方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思想认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南山区还将进一步突出实践导向,组织青工和青少年深入本地代表性企业(园区)、基层治理一线等地参加活动,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年轻一代更好地观察社会、理解时代、把握理论。

  审核:林兰苹

  编辑:洪晓纯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