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精神产物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书画艺术回归本源,书画作品才能真正成为消费品,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
书画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晋韵、唐法、宋意,每个时代的书画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无论哪个朝代,书画都在追求一种崇高的境界,始终都是美的象征、文化的象征,是人们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一种形式和途径。但近几十年来,受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影响,在艺术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部分书画艺术的创作迷失了原本的方向。
我们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时代,部分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出现了应付、粗制滥造的现象;有的艺术家为追随市场需求,脱离了艺术的本源,特别是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引导,甚至出现了一些怪异、变形的风格,把真正的艺术之美怪异化、丑陋化;还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上不是追随传统的艺术之美,而是特意去创作粗俗、媚俗的内容,或者过分偏离正常审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