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盛开、碧水蓝天
虽已立冬
深圳南山这座滨海之城
却温暖如春,风光正盛

11月1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南山区位居第二。

11月16日,在湖北十堰召开的2019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南山区获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成为广东省唯一上榜单位,也是全国唯一上榜的产业高度聚集城市中心区。

绿水青山绕城、金山银山筑城
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社会发达
既有颜值、又有实力
如今的南山
在南粤大地上
绘就出一幅
“绿水青山绕城、金山银山筑城”的城市画卷
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以“经济发展”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10年左右,把高科技产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开展“两山”实践创新的初步探索,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战略,绿色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

从大力建设“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序嬗变,近30年时间里,南山区逐步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区到创新之都、宜居之城、魅力之湾的蝶变,成功探索出一条高度发达中心城区绿水青山转化路径。
“两山”路径
有别于利用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来打造“金山银山”的路径,南山这条独具特色的路径,是一条依托良好的“绿水青山”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入驻,从而发展“金山银山”,并进一步反哺“绿水青山”,提升人民收入及居住环境的路径。
5个奥秘揭秘为什么是南山
以更严的管理机制监管力度打造美好生态环境
以更大的决心力度优先保护北部生态片区
以更优的生态环境产品集聚创新智力资源
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支撑持续高质发展
以更高的绿色发展动能汇聚民生福利
5个奥秘详文
(一)以更严的管理机制监管力度打造美好生态环境
率先成立了区水污染治理指挥部等机构,连续实施“利剑行动”、“雨季行动”等专项活动,严厉查处非法排污行为,精准打击“小散乱污”工厂。
实施大气污染全来源治理,妈湾电厂建设全国首套海水脱硫系统,全国首家实施低氮燃烧器改造,全国率先实施码头岸电上船工程;南山热电厂实施全市首个“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减少11000吨重油使用;全区公交车实现100%电动化、工业锅炉100%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大型餐饮企业100%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设施。
强化生态铁线保护,2016年将26.18km2土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占辖区总面积的13.96%;建设全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二)以更大的决心力度优先保护北部生态片区
近年来,南山区“巧妙施策”,创新开展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综合治理 ,破解水库流域的南山北部片区发展困境,探索出了“让保护更严格、让发展更充分”的新路径。
水土共治,全力保障饮用水源最优水质。投入近4.5亿元,建成长达30公里的西北线、东北线环库截污工程,建成白芒河、麻磡河、牛成河三大水质净化厂;实施国内最高的30mm截流标准,升级库区初期雨水和污水截排系统,建设燕清溪和丽水河。在全国率先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征地地块的土壤环境状况调查。
拆除288栋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创造性实施西丽水库(东片区、西升区)水质保障工程建设。
(三)以更优的生态环境产品集聚创新智力资源
建设品质城市“惠”民。在风光迤逦的深圳湾畔,建设16.2公里长的深圳“最美都市海岸线”——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在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建设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深圳人才公园;在大沙河沿岸建设,13.7公里的大沙河生态长廊,在城市中央打造最美“绿色项链”······一带、一园、一廊实现空间串联,构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最美景观。截至目前,南山区公园总量达136个,绿化覆盖率达53.03%,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园。
打造宜居城市“利”民。全区32个城中村实施改造,“南园模式”获评全国社会治理优秀基层示范点;四星级宜居社区总数达99个;深圳人才公园、万科云城等多个项目成为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目前,南山人区才总量达6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39.3%,位居全国首位。
(四)以更低的资源能源消耗支撑持续高质发展
淘汰低端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将玻璃制造、印染、电镀线路板、印刷等高污染产业全部清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动月亮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蛇口工业区建成“南海意库”、医疗器械产业园,南油工业区成功改造为动漫基地,华侨城工业区转型升级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引进高端创新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汇集腾讯、阿里、百度、中兴等多个行业巨头企业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国面积最小单产最高的高新区,成为全国高新产业的典范代表。
(五)以更高的绿色发展动能汇聚民生福利
打造生态旅游“南山模式”。全国率先创新建设世界之窗等微缩景区,带来持续高质的生态旅游效益。依托南山荔枝生态品牌,成功举办21届南山荔枝文化旅游节。
不断提升民生福利。打造高效节能的立体化交通体系,辖区内公交站点实现500米全覆盖;打造智慧城区便民利民,开放全国首个“南山看病易”服务平台及全国首个共享医疗信息化平台,打通“从社区到医院、从门诊到住院、从医疗到健康”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积极探索“秒批”、不见面审批等服务新模式,推出100个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办、200个不见面审批事项、300个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终端“指尖办”的“123”专项服务。
一组数据告诉你
南山为什么能担负先行重任?
2018年灰霾天数从2004年的187天减少到20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率先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水平。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35.2%;
公园总量达136个,绿化覆盖率达53.03%,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园;
人才总量达6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39.3%,位居全国首位;
2018年,南山区GDP达5018亿元,连续6年全省第一、全国第三;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大于42%;
新建民用建筑100%为绿色建筑,万元GDP能耗低于0.39吨标准煤/万元,万元GDP水耗仅为4.2立方米/万元,成为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
从传统工业区
到创新之都、宜居之城、魅力之湾
这样的南山怎能不爱?
审核:蔡婷燕
编辑:唐倩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