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首届“科普·未来”深圳市中小学科幻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书城南山城举行。

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深圳市南山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殷明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马国宾、深圳书城南山城总经理潘湛、《红树林•科普少年》执行主编杨剑飞、中国科幻评论家张峰、青年科幻作家王诺诺、谭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邓玉琳等嘉宾共同出席了颁奖仪式。
深圳市科协党组成员孙楠为本次大赛颁奖发表致辞。他指出,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科幻征文比赛,是呵护青少年好奇心、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为深圳在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培育后备人才的有力举措。本次大赛单独开辟的港澳赛区,为深、港、澳三地中小学生搭建了提升科学素养、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新平台,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普、科幻事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勇于探索科学奥秘,努力成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栋梁之才。

据悉,首届“科普·未来”深圳市中小学科幻作文大赛历时近三个月,14位科幻科普作家、资深语文教师经过初审、终审两轮紧张的评审工作,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作品4名,二等奖作品12名,三等奖作品20名。投稿的学生们以及代表的学校涵盖深圳所有行政区,其中龙岗、光明、福田、罗湖区的投稿位居前列,自赛事正式启动以来,获得港澳地区中小学的高度关注,组委会特别开通港澳赛区,供港澳地区中小学的参赛者投稿。
颁奖仪式上,各位嘉宾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勉励深圳市中小学生在平时也多积累素材,积极创作,释放想象力,探索科学的奥秘和培育创新能力。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公明中英文学校、麓城外国语小学、深圳市罗湖区百仕达小学、香港汉鼎书院、澳门培正中学等11所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陶冶、张伟强等14位教师获得最佳指导老师奖。

来自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张嘉睿同学《复制的心脏》、光明公明中英文学校的宋梓涛同学《时与光》、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崔智森同学《AI家庭》分别获得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的一等奖并获得刘慈欣亲笔签名版《三体》一套,来自香港汉鼎书院的庄婉凝同学的《冷冻》获得港澳赛区的一等奖。崔智森同学表示,“拿到这个奖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意味着我的科幻写作得到专家老师们的肯定,说不定以后我可以写出像刘慈欣老师《三体》那样的作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认为目前科幻教育大有可为,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宜早不宜晚,并以《从想象科学到科学想象》为主题,分享科幻写作的两个创作方向,一个方向是想象科学,通过想象建立一种对科学的认知;另一个方向是科学想象,就是通过科学去放眼未知和未来。主题分享会通过经典科幻电影和真实故事,谈到了从想象科学到科学想象的广阔世界。

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起人、理事长马国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投稿的火星、航空、海洋、人工智能和未来城市等题材占比较多,这符合深圳的城市气质,大赛的举办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和文学创作的兴趣,为深圳和港澳中小学生搭建和提供了展示科学素养、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平台,加强了中学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
审核:蔡婷燕
编辑:张芮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2)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