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之前对一个金牛座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粿,这种有着浓郁地城特色的吃食,粿条,沙茶粿,猪肠粿汁,猪肠糯米粿,咸水粿,糕粿,草粿,麦粿,笋粿,饭粿……

广告

  粿究竟为何物?在潮州,这满大街都是各种“粿”,不由得让人对它充满了好奇之心。

  “粿”,并非甜点,非主食又亦是主食。潮州的粿品,因原料、形状、蒸制上的不同而呈现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地区粿品达数百种。起源于祭祖先需要用面食做供品,因南方不产小麦,故以米食做供品,查阅康熙字典中关于粿字解释:其注为净米、米食,因此得名粿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粿已经深深植入于潮汕人的文化里,凡年节酬神、祭祖、神诞、婚丧嫁娶、馈赠亲友以及四时养生(药膳),都要用粿,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粿文化。

  可真正在这个城市走了一圈后发现,粿果只是烟火下的日常,这座城市真正的灵魂是当今社会最最缺少的“感恩”思维。难道不是吗?韩江,韩山、韩祠、韩师、韩堤、韩山师范学院等等,无一不表达潮州人以一切方式对韩愈的感恩和纪念。

  正所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大国之内除此应别无二处了,“感恩“对于个体都已经是少有的品质了,更何况能深深的根植于一座城市的每一块山山水水中,至此,不由的让人对于这座古老的城市肃然起敬。而韩愈做为一方父母官的代表,想来也应该是当下千千万万为官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公职还是私企,只要能有一方可供施展的天地,就理应做一些功德无量的好事。力求恪尽职守,公道自在人心。行走四季,一程山水,每一次更迭与来去,都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只因其中有自然的风景,旖旎美丽,有自己的故事,动人心弦,选择该选择的,坚持该坚持的,顺其自然不留遗憾,让我们在岁月的催促和蹉跎里,守着花明月净,守着现世安稳,守着一份心若安好,便是晴天的信仰,慢慢欣赏,慢慢老去。

  编辑:陈涛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