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中国人寿一直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绿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

广告

  为绿色产业发展“护航”。中国人寿围绕服务保障“双碳”目标推进,不断丰富绿色保险供给,增加产品服务种类和保障范围,并将卫星遥感、气象等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森林、海洋、湿地等“碳库”产品创新和理赔服务,以绿色保险守护绿色产业发展。2022年,中国人寿累计为绿色产业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4万亿元,为超4000家企业提供环境责任风险保障。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中国人寿与政府、行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论证,分析不同领域的固碳能力,设定不同灾害级别的阶梯式赔偿标准,陆续创新推出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农业碳汇保险、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等,填补了我国多个生态系统碳汇保障的空白,为金融保险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示范案例。

  中国人寿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通过参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国寿智慧、国寿方案和国寿力量。特别是还从顶层设计、投资决策、风险管控、科技赋能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该公司绿色投资的能力建设和实践探索。该集团旗下资产公司持续构建ESG投资管理体系,制定行业机构首个ESG/绿色投资内部指引性文件,还牵头行业研究起草《保险资金ESG投资指引》,初步构建出一套完备的绿色投资体系。

  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绿色投资存量规模超4600亿元,落地打造了一大批优质特色绿色投资项目。

  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实施精准化投放,绿色信贷业务占比增速显著,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体系不断完善,“贷”动经济向“绿”而行。例如,支持江苏南通广东台山海晏镇宴镇2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目前累计提供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超6亿元。该项目预计每年可提供5.43亿度清洁能源,满足11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约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4万吨,相当于大湾区约7.5万亩森林的碳汇量。截至2022年末,广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近900亿元。

  此外,中国人寿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气候变化应对体系,从治理、战略、风险识别、指标和目标四个维度完成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充分识别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并融入日常管理,真正让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和健康人文理念渗透到每个细节。例如,该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在产品端,优化和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服务,通过公益广告塑造积极形象,加强内部低碳意识培养;在运营端,实施运营节能降耗、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通勤、倡导缓解气候变化行动、充分参与气候变化应对公益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在投资端,加大绿色投资布局,提升绿色投资能力,助力国家和经济社会实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审核:陈怡燃

  编辑:程艺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