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六届深圳客家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在数月的时间里,2022民间文化周先后举办了23场次的主题活动。

广告

  三大重磅主题,展特区“民艺”华彩

  2022年11月1日,“第六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开展,拉开了2022民间文化周序幕。展览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题,从市内外民间文艺家申报的199件(组)作品中精选出54件(组)展品艺术种类丰富,主题积极向上,兼具传统与创新。展览配套活动“民间文艺家现场展示”更让市民群众有机会现场亲身体验民间工艺的丰富多彩。

“第六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展览现场“第六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展览现场

  2022民间文化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深圳市龙华区民新学校、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等校园,进行了山歌、木偶剧、锯琴等民间艺术展演,以及盘扣、古建筑木艺等传统手工艺展示互动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学生认识了解祖国优秀民间文化。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22年11月9日至28日,2022民间文化周先后举办了10场“民间文艺大师课”。杨宏海、梁冰、王芳等知名文艺家分别在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开讲,为师生们带来了美术、陶艺、锯琴、音乐、戏曲等主题的大师课。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参加了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主会场举办的压轴活动“2022设计味道——竹下作境”。活动包括文艺展演、文化分享、生活方式体验3个环节,竹编技艺传承人、新锐味觉设计师及“第二届深圳优秀民间艺术展演”获奖的艺术家,在展示竹编技艺与艺术的同时,展现传统艺术外延的多维度思考,激发手艺、民间文艺与生活形态产生关联的可能性。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

  全城多元联动,绽“民艺”时代芳华

  作为广东经典民俗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沙头角鱼灯舞因蕴藏着独特的海洋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2022年11月1日-30日,2022民间文化周在分会场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举办《“鱼”你在一起》民俗展览,展览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以及道具模型、制作工具、表演乐器等沙头角鱼灯舞相关展品,让人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这一颇具岭南特色的广场舞蹈艺术。

  2022年11月19日-29日,在分会场深圳市宝安区一雍博物馆举办了“鹏城石语·传拓千秋——篆刻展”,期间还开展了拓片体验活动。展览精品繁多,体验活动更让拓片爱好者有机会亲身体验拓片技艺,了解清碑、上纸、刷纸、打墨、揭纸等制作拓片的具体流程。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阳光曲艺团在2022民间文化周期间为市民群众带来“与民同乐——民间文艺展演”,相声、小品、快板、评书、双簧、口技等寓教于乐、笑点频频的精彩曲艺节目,让观众在领略传统艺术魅力的氛围中释放压力;深圳市荔枝青年剧团则在宝安区西乡会堂为市民群众带来“千年非遗木偶戏”,他们选取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大师的遗世木偶藏品,运用剧场艺术活动设计,将诸多小节目进行组合,融提线木偶、默剧、轻喜剧为一体,带给观众“见人、见物、见生活”全新的感官体验。

  传承民间文化,守护民族根脉

  展览+大师课+展演,主会场3大主题版块活动充分展现深圳民间文艺的蓬勃发展;非遗+曲艺+木偶戏,分会场活动多维度体现了特区民间文艺的葳蕤繁盛。2022民间文化周成功以精选内容、精彩节目大力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客家文化节活动如今已成为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年度重点活动项目,截至本届已成功举办16届。

  审核:陈怡燃

  编辑:程艺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