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午,陈桂华来到河西社区社工办公室找他的老熟人韩海生,行动不便的他坐在电动轮椅上,手里还不停比划着,用尽全力也只能发出几个简短的字,就在记者一头雾水的时候,韩海生告诉记者:“他说刚请的阿姨不会用燃气灶,让我去教她一下”。

广告

  八年前,四十多岁的居民陈桂华因中风导致右半边身体不能动,语言表达非常吃力,无法正常和他人交流,父母双亡后一直独居的陈桂华几近绝望。“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们迅速组织了第一次家访,但当时身体机能的丧失导致他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当他没办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我们又猜不到时,他就会很急躁。后面我没事就去他家看看,观察他的举动,揣摩他想表达的意思,现在我都快成了他的‘私人翻译’了”,已经为他跟踪服务多年的韩海生表示:“前几年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经常要跑好多家医院。每次我不仅要担任‘家属’,做医患交流的翻译,还要做给他推车、提东西的‘助理’”。韩海生笑着介绍着“身兼数职”的自己,“有时候因为要去很远的医院,又担心去了之后行动不便,还得带上他的轮椅,所以我们还跟他一起坐过货拉拉”。

  授人以渔 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工致力于对求助者心灵的一种支持,帮助服务对象“自主人生”的过程,如何通过社工提供的专业帮扶,让服务对象增强其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以便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是韩海生除了做到“随叫随到”之外经常思考琢磨的问题。“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内心是不想长期依赖社会资源的。所以我们的服务不仅仅是病人指哪儿打哪儿,我们要授他们以渔”。为此,韩海生有多个专门的小本本,上面记录了每次去看望服务对象的情况,“重点记录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有什么新的需求”据韩海生介绍,陈桂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加上社区和社工长期的贴心服务后,病情有所好转,现在已经可以自己坐着电动轮椅出去吃饭散步。“有一天下着小雨,我刚好看见陈桂华从外面回来,身上被淋湿了。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他出行不受天气限制。后面我在网上对比了很久,选了一款跟他的轮椅适配的遮雨棚,还在轮椅上贴上了反光警示条,加装了照明灯和喇叭,这样他出门就更加安全便捷了”。

  收获千人粉丝团 人送外号“老baby”

  “文姨、端姨、月莲姨”……服务过的老人家的名字、房号甚至身体状况韩海生都烂熟于心,每次有合适老年人的活动,韩海生都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打电话询问是否参加,即使现在有了“微信接龙”“在线表格”等多种简单的方式。“我们老年人不懂这些的,子女忙起来也不一定有时间帮我们操作”经常参加活动的张阿姨表示“现在有韩仔打电话通知,都不用我们操心的”。9年的社工生涯,让韩海生收获了一批“特宠粉”。“正常服务对象超过5000个,一对一长期的服务对象有六十多。”因为韩海生负责老年人领域,辖区内的老年人都笑着称他为“老Baby”。“我喜欢帮助别人,刚好我的工作就是给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工作”。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韩海生不仅带领爱人在所居住的社区做起了义工,还将河西社区社工团队与辖区志愿者团队结合,组建了合唱队、葫芦丝队、舞蹈队等许多兴趣团体,参加各种公益表演,为更多的老人有所乐、有所享。从一个人的爱心到一群人的奉献,韩海生不善言辞,却用行动感染和带动了身边人,他常说:“花要叶扶,人要人帮。我愿意做那片叶子”!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