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专场以案说法“普法大篷车”活动,对校外培训行业多发问题展开剖析讲解和政策宣贯。活动采取“线下+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市近30家校外培训机构的50余名行业代表在主会场参加,各区教育部门组织辖区主要培训机构在分会场参加,另有超过11万人次观看了线上普法直播。
据介绍,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深圳市打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组合拳”,全市教育生态明显好转。但仍有一些学生家长反映部分培训机构存在未按政府指导价收费、虚假违法广告宣传等问题。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洪隽表示,此次两部门联合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专场“普法大篷车”,旨在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前期专项检查发现和市民投诉集中的问题加强合规指导,进一步规范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普法课上,深圳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从强化预收费监管、加强培训收费管理、强化机构财务管理、加强广告管控等方面,对现行校外培训机构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据介绍,深圳市教育局正在探索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教培行业的运用,通过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形式,既方便机构和学员,也有利于加强对预收费的资金监管,从源头上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的两名执法人员结合查办的真实案例,剖析讲解了校外培训机构常见的价格违法行为、广告宣传违法行为,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合规指导。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现场提醒广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价格欺诈、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以及发布违法广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该局将依法严肃处理。

来自深圳市消委会的业务专家结合2022年全市投诉数据,分析了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据介绍,2022年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教育培训行业投诉27949宗,其中合同、教学质量及售后服务、虚假宣传、价格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议校外培训机构使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共同发布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对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进行特别提示与说明。
活动结束后,现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普法活动内容全面丰富,针对性和指导性强,听后收获满满。活动线上直播间点赞数超过5.2万人次。

据悉,以案说法“普法大篷车”是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倾力打造的特色普法品牌,本次校外培训机构合规专场是该局举办的第13场全市大型普法活动,也是该局聚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开展的“铁拳出稽 守护鹏城”之“守护未来”系列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接下来,该局将以此次普法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与教育、发改等部门的协同监管机制,共同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坚决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审核:许云敏)
(责任编辑:陈雅思)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