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乡街道志愿者联合会,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社区中温暖的代名词。他就是孙文滨,一家四口都是志愿者,曾担任西乡街道志愿者联合会助老助残组副组长、组长,主管理事,他用自己的行动,为社区的老年人和残疾残障人士带来了希望与关爱。


深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孤独与无助。为了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他组织策划“义剪理银发 爱心暖西乡”义剪志愿活动,在公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义剪理发活动,邀请了专业的志愿者理发师,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针对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士,制定志愿者理发师“一对一”上门理发服务,这项看似简单的活动,却为许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乐。每当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孙文滨的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除了关注辖区独居老人的日常需求,为了让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他带领志愿者定期开展上门探访关爱活动。陪伴老人们拉拉家常,聆听老人的故事,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志愿者们的关怀。每次台风等恶劣天气条件到来之前,孙文滨更是冲锋在前,他带领志愿者们上门检查独居老人的排水系统和用电安全,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在台风“苏拉”抵达之前,他冒雨带着几位志愿者,去看望居住在乐群社区独居老人郑阿婆,帮忙把门前的下水道清理通畅,检查屋里的用电、用水安全,检查房顶有没有漏雨,并嘱咐郑阿婆注意安全,有困难随时联系志愿者,考虑到居住在河东辖区的幕伯伯和老伴,因他俩身体不好,上下楼极不方便,为了让两位老人在台风到来之前有充足的食物,他立即去超市购买了蔬菜、肉、蛋等生活用品送给两位老人,他的这种敬业志愿精神和责任心,让社区居民倍感安心。


他不仅关心老年人,也非常支持困难残疾人,通过以他为桥梁,利用个人资源,介绍残障人士王先生与爱心企业合作,鼓励王先生摆出自己的小摊位,售卖手工艺品或其他商品。他不仅提供物资支持,还亲自传授销售技巧,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实现经济自我价值。他和辖区老人、残障人士建立“暖心热线”,有需求、有困难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家住永丰社区视障徐女士表示:有困难,我总是会第一个想到他,因为我们一家都是视障患者,家里很多事都是孙文滨一直在帮助我们,春节前我们准备回老家过年,发现行李箱两个轮子都推不动了,联系上孙文滨以后,他们带来了工具,帮忙找到了备用轮子,开始认真地修理,刚进行几分钟,发现这个旧轮子必须用电钻才能拆下来,于是他不辞辛苦骑着电动车,奔向两公里外朋友家借电钻。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听到他们熟练的操作声,感受着志愿者们的细心和耐心。虽然我看不到他们的面容,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与温暖。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行李箱修好了。我试着拉了一下,轮子滚动得非常顺畅,就像新的一样。我心中涌起一股无比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帮助不仅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更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3月14日,我听到家里厨房的水龙头一直在滴水,五点多联系他,他说下班后就来帮我维修,他下班后顾不上吃饭,六点多他就赶到我家,经检查发现是水龙头老旧需要更换,他立即去自费购买水龙头,帮我更换好,还细心帮我检查厨房的油烟机、燃气灶,我连连向他们鞠躬道谢,向他们表达真挚的谢意。他们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是志愿者,就是要帮助有需要的人。”

孙文滨经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的故事,是一个志愿者奉献者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身边的人,去传递爱与温暖,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他的无私奉献和积极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中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彭赐该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