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宝安区第七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翻开党代会报告,“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令人眼前一亮。报告指出,“半”是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宝安区将在2025年发力第三代半导体和车规级芯片,打造全国集成电路重要节点。

据了解,多年来,在广东聚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圳率先提出第三代半导体“虚拟全产业链(VIDM)”发展模式的大背景下,宝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
在过去的2024年,宝安区半导体产业更是亮点频出。
——2024年1-9月宝安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集群产值664.3亿元,同比增加7.8%,增加值150.9亿元,同比增加13.1%。规上企业数量732家,较上年新增54家。
——华润微电子深圳12英寸生产线项目正式通线投产。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已累计投资22.56亿元,累计衬底生产160539片、外延生产12310片,累计产值已达5.64亿元。惠科6英寸新能源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9月26日完成用地出让,25年1月开工建设。
——新增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中深圳市标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产品为LED分光编带机,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产品为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
——根据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新型PCB产业发展报告及十大集聚区》,深圳市宝安区位列2024中国新型PCB产业集聚区第一。
——落实《宝安区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展完成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申报项目审核和资金发放,共发放资金165.742万元。
——引进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宝芯隆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研发与产业化国高企业致能半导体、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器芯片设计企业云豹智能、Micro-LED芯片研发企业芯屏半导体。
——鼓励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企业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截止至10月31日,办理宝安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新引进人才业务87人,新增3家半导体产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围绕宝安产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广东技工”等文件要求,面向宝安居民、企业员工等群体,举办了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技术、宽带网络和通信、激光增材、虚拟现实技术等36个培训班,培训1966人。其中,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培训198人。
——举办宝安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赴德国高级研修班,对接德国院校、企业、行业机构,组织宝安区重点扶持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分两批次,共44人,赴德国、匈牙利、瑞士等国家开展专题学习、走访企业、商务交流等活动,了解欧洲最新企业管理理念,汲取跨文化管理知识及经验。
——精准推送税惠优惠政策,通过发送提示提醒短信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企业推送“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提示提醒短信,推动税费政策应享尽享、提示提醒应知尽知,持续释放税惠红利。
——“点对点”开展政策辅导,针对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构建“一企一人、一企一册”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精准辅导力度、精准落实力度、精准服务力度,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持续加强优惠政策后续管理。定期开展税收数据筛查,及时掌握企业开票、申报以及减免税享受情况,帮助企业算好“减税”账。

党代会当天,作为与半导体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材料实验室工程经理张慧敏表示,国内半导体产业面临技术瓶颈,尤其是许多高精尖设备和耗材仍高度依赖进口。今年宝安区将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列入着力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的工作计划,让她倍感振奋。
“宝安区作为PCB行业(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领头羊,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助力突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现有瓶颈。通过政企紧密合作,帮助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为半导体产业乃至整个支柱行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张慧敏说道。
据介绍,2025年,宝安区将积极推进华润微电子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并从产业招商、人才服务、用地整备及精细化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推动宝安区半导体产业发展。
(来源:深圳晚报)
(通讯员:黄馨莹 黄励铮)
(审核:郭泓斌)
(编辑:金睿杰)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