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圳这么久了,这些“深圳故事”大家都知道吗?

  提到罗湖,大家会想到什么?罗湖,深圳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奋斗的深圳从罗湖起步,敢为天下先、敢闯敢拼的精神在罗湖孕育,无数来深建设者从罗湖开始,迈出了他们在深圳生活的第一步。

  罗湖,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在很多深圳人的记忆和成长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幕后故事,它们虽然蒙上了岁月的灰尘,始终等待一个契机焕出光亮。现在,机会来了! 

  经历了40年的发展,罗湖区已成为深圳的金融大区、消费大区、商贸大区,在京基100、在国贸大厦,无数人每日在这里留下奋斗的印记。

  8月24日,由罗湖区委宣传部监制、罗湖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罗湖时光》系列微纪录片正式发布,5位“时光见证者”现身罗湖双周发布现场,讲述了属于他们的罗湖故事。

  时光之门已经开启,这些珍贵的影像和情怀,经过时间的打磨与淘洗,散发着无比动人的魅力。

  “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背后的故事

  37年前的那个春天,正是深圳大开发大建设的时候,“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国贸大厦,便是在这时建设起来的。影片《韶华》请来了当年的国贸建设者,用影像和讲述还原了建设场景。

  点击观看微纪录片

  ▼▼▼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发布人:深物业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魏晓东发布人:深物业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魏晓东

  在那个很多城市高楼只有十几层的年代,罗湖敢为天下先,一座50多层的建筑,从图纸中走到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

  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国贸越“长”越高,成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中外,创造了中国高层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改革的时光中,罗湖用大写的拼搏、奋斗,一笔笔勾勒出城区的发展轮廓。国贸大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笔。多年过去,国贸精神的内核不断得到丰富。

  深物业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魏晓东透露,由深物业集团筹建,旨在通过企业的视野,百姓的视角,记录时代发展脉搏,传承改革创新基因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历史陈列馆也即将开馆。

  此外,国贸人民南商圈也是深受深圳人喜爱的购物、休闲之地,是深圳夜间经济的代表。随着罗湖火车站片区改造以及罗湖口岸经济带的发展建设,未来的国贸也将展示出一番新的面貌。

  东门老街藏着一道红色印记

  东门,是深圳最繁华的商圈之一,提到TA,人们想到的大多是逛吃购物,可鲜为人知的是,东门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影片《鸿安往事》中,这段珍贵记忆再次被翻开

  点击观看微纪录片

  ▼▼▼

发布人:“鸿安婆”何华益女士之孙郑光明发布人:“鸿安婆”何华益女士之孙郑光明

  在繁华热闹的东门商圈,有一栋红白相间的民国建筑,这是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其前身是鸿安酒家。

  ↓↓↓

  这里曾作为总指挥部的司令部和政治部、中共秘密联络点,酒家掌柜“鸿安婆”何华益曾积极为抗日游击队募集经费和粮食……在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都曾真实地发生在东门。

  回忆起关于祖母的珍贵记忆,“鸿安婆”何华益之孙郑光明,也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

  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学生来东门逛街、休闲的时候,都能走进展馆看一看,了解一下历史。在和平年代也能记得革命先烈们的贡献,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珍惜现在的生活。

  下次再去东门逛街的话,别忘了打卡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繁华商圈里的红色印记,历经岁月沉淀依旧明亮。

  大盆菜里的宗亲情谊

  大盆菜,是广东人菜单上的“常客”,吃着盆菜,聊着乡情,心头生暖。对于罗湖区黄贝岭村的村民而言,重阳祭祀吃盆菜,更是村里一年一度的大事。影片《和味人生》就记录了这一盛大场面。

  点击观看微纪录片

  ▼▼▼

发布人: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届董事长张土乐发布人:深圳市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届董事长张土乐

  黄贝岭村是深圳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村里走出去的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异国之隔,乡亲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一年一度的盆菜宴成为人们联系情感的枢纽,一桌大盆菜、盛满乡亲情,时时提醒着情谊不散。

  在黄贝岭靖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长张土乐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2017年的盆菜宴了。那一年,黄贝岭旧村改造一期完成、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村民都搬进了漂亮宽敞的新家。为了解决村民的养老问题,还建立了黄贝岭养老服务中心,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外貌焕新颜,城市更新变的是样貌,不变的是内核。黄贝岭村更新了,但黄贝岭的烟火气却没有散去,有些看上去不打眼的档口,到了饭点仍是热闹非凡。

  不止是黄贝岭村,罗湖很多村子都在经历改造,罗湖也在这一次次改造中换上新颜。

  ↓↓↓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最先受到了发展空间的制约。如何破局?罗湖在城市更新中积极寻找解题答案。通过城市更新腾挪了大量土地,蔡屋围、湖贝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正在建设中,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罗湖,正在成长!

  麒麟舞姿中的非遗传承

  出洞、耍尾、寻青、拜脚……在罗湖区水库新村,舞麒麟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非遗项目,2001年,水库新村黎围麒麟舞,夺得深圳市龙、狮、麒麟舞大赛麒麟舞第一名。影片《梦舞麒麟》再现了当时的热闹场面

  点击观看微纪录片

  ▼▼▼

发布人:黎围麒麟舞第五代传承人廖瑞光发布人:黎围麒麟舞第五代传承人廖瑞光

  黎围麒麟舞第五代传承人廖瑞光已与麒麟相依相伴20多年,1999年,村里召集30多名青年组成麒麟队。廖瑞光被选为队长。

  ↓↓↓

  用了3个月学会舞麒麟头后,廖瑞光对这门技艺的兴趣日渐浓厚。“在家休息时,也会在跑步机上一边跑一边无道具舞麒麟,因此常常被家人笑话。舞了20多年,麒麟舞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了,不练的话会手痒。”

  为了让这一非遗文化得以传承不息,新村人做了很多尝试

  ↓↓↓

  比如,新村股份公司每年划出20万元,维系麒麟队日常运营;开拓股份公司7楼场地作为麒麟队训练场所、鼓励在麒麟队表现优异者到股份公司就业等方式,为黎围麒麟舞的传承补齐训练基地、人才资源短板。

  近年来,麒麟队以每年新增10人左右的规模扩张,现在已经超过70人,比原来翻了一倍多。廖瑞光说:“我相信村民会一代一代,将这门技艺延续下去,更期待‘以德服人,只做好事’的麒麟精神,指引新村人向前行。”

  岁月行走,文化永驻,每一个舞姿中,都燃烧着非遗文化传承的火种。哪怕曾经一度断档30年,只要文化的内核在,只要对文化的热爱在,黎围麒麟舞的传承就不会走远。在文化时光中,罗湖将传承写进基因,注入血脉。

  网红老火车站的峥嵘岁月

  位于清水河片区的深圳工业站,是罗湖有名的网红打卡点,铁轨、列车、站牌都是妥妥的打卡必备。它原为广九铁路上的一座火车站,是提供港物资的最后一个中转站。影片《黄金时代》中的深圳工业站,在20多年前可是一派繁忙景象。

  点击观看微纪录片

  ▼▼▼

发布人:深圳工业站站长曾忠强发布人:深圳工业站站长曾忠强

  据深圳工业站站长曾忠强回忆,1990年,正是工业站铁路运输的高峰期,一批批供港物资和特区建设物资在这里中转,一个月装卸总量将近6000卡火车,平均每天要装卸近两百车。

  把时针拨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深圳经济特区正处于高速发展中。

  ↓↓↓

  笋岗-清水河片区作为规划最大的仓储和转口贸易基地,被誉为“中华第一仓”。1982年,笋岗仓库区开发建设,先后建成大型仓库80多栋,在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该片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现代化商业化仓库区和全国首个出口监管仓库而闻名海内外,年货物吞吐量最高时达500万吨。

  后来,随着周边物流园区的建立和高速公路的兴起,工业站货运量大大降低,到2008年基本停运,片区内的企业和建筑物也在纷纷转型。工业站完成了仓储物流集散地的历史使命,被改造成为一个铁路主题文化公园,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

  当初的工业站,如今的休闲地,工业站变了,笋岗-清水河片区也将焕新。

  ↓↓↓

  作为全市深圳17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也是罗湖大手笔规划、重点开发的四大“千亿片区”之一。该片区坚持“以大片区、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建设策略,通过整合空间、产业、市政、环境等因素,加速重点产业集聚,规划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区。

  其中笋岗片区聚焦总部经济,建设国际化消费示范区、创新服务总部基地、宜居宜业品质城区。清水河片区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凝聚山水特色的活力客厅、整合区域陆铁交通的站城枢纽、引领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增长引擎。在创新创业的时光里,罗湖再出发、重新定义城区发展。

  这些故事讲述的不只是过去,更贯穿着现在和未来。多维时光中,罗湖精神在传承,无论是革命年代里的革命基因、改革先行中的拼搏奋斗,还是大盆菜、麒麟舞中凝聚的文化传承,亦或是创新创业中罗湖再出发的魄力勇气,在前行发展的路上,罗湖从未退却,且永不止步!

  审核:刘昱婵

  责任编辑:成颖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