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背村一有28个井盖的路口已经铺上沥青,方便市民出行。▲坑背村一有28个井盖的路口已经铺上沥青,方便市民出行。

  追踪《坑背村一路口竟有28个井盖》

  深圳晚报讯(记者 周婉军 实习生 尹琛)本报连续两天追踪报道的《坑背村一路口竟有28个井盖》一事,引起罗湖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0月25日下午,罗湖区大望梧桐片区综合整治工程督导协调组召集部分施工单位,与深晚记者一起,再次赶往现场,针对市民提出的“井盖为何如此密布在路口”“管线能不能集中于综合管廊中统一铺设”“日后该情况是否会有改善”等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

  井盖为何如此密布在路口?

  督导组相关负责人:各类管线多,转换井、检查井必不可少

  在此前《坑背村一路口竟有28个井盖》的报道中,引起广大市民和网友热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一个路口为何有那么多井盖?

  对此,督导组相关负责人田先生告诉深晚记者,坑背村形成这个路口多井盖现象有其历史原因。“这些井盖并不是一次性形成的,每一个井盖的建设时间都不同,而且都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建,随着市政管线种类增多,井盖也就越来越多。”

  田先生表示,大部分井盖在2018年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前就已经存在,城中村综合治理项目开展以来,仅雨污分流项目在村内新建了部分检查井,其他各部门都是利用原有所属管道进行整治,并对破坏的井盖进行更换。

  同时,田先生坦言,因为各类管线无法拐弯,所以在每个路口都必须设置转换井、检查井,用于连接管线和日后维护。“坑背村那路口恰好是个丁字路口,是所有管线的必经之路,所以形成了28个井盖的特有现象。”田先生说。

  管线能不能集中于综合管廊中统一铺设?

  监理单位:施工难度大,管线功能各异无法合用

  诚如田先生所言,管线的连接井与检查井必不可少,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设置综合管廊等形式,集中管线,减少地表井盖数量?

  “施工难度大,而且管线功能各异无法合用。”大望梧桐片区监理单位——深圳天邦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李先生告诉深晚记者,无法设置地下综合管廊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望梧桐片区暂不具备铺设“管廊”的条件,二是各类管线因其功能各异,无法整合设立共用井盖。

  “首先,大望梧桐片区地下空间有限,而且道路一般仅有两三米宽,路面以下的管道设置不规范,地下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李先生说。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管廊建设需进行地下空间大面积开挖,里面通道基本大到可以行车,而大望梧桐片区有4万多人,大量的人流和车流让施工作业面极其狭窄,根本不可能开挖占地空间巨大的“地下管廊”。

  “另外,各类管线功能各异,出于安全考虑也无法放到一个井中。”李先生介绍,强弱电、煤气、雨水污水等都不能放在一个井中,会引起安全隐患,而且每一类井的建设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路灯管线、交通信号的管线相对比较浅,而雨污水、燃气管线、供电电缆、电信管线等管线的建设深度比较深。因此,各种检查井盖不能化零为整,把几种管线放在一个检查井内。

  日后该情况是否会有改善?

  督导组相关负责人:将打造特色小镇,多种方式美化井盖

  田先生介绍,今年年底前,大望梧桐片区将完成路面整治工程,届时,所有的路面都会铺设沥青,变得整洁,改变城中村脏乱差的现状,方便居民出行。

  “未来,大望梧桐片区将会打造成一个特色小镇,我们也会聘请一些设计单位,通过涂鸦等形式美化这些井盖,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优美,更有幸福感。”田先生同时表示,非常感谢《深圳晚报》的监督报道,希望共同努力,将大望梧桐片区打造成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特色小镇,成为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