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关爱与扶持深圳市中小律所发展,8月30日上午,深圳市律师协会中小律所联合创新发展基地正式启动。
当天上午10时,位于南洋大厦的市律协中小律所联合创新发展基地举行了启动仪式。市司法局律公处处长熊松青、罗湖区司法局调研员陈蕾,市律协会长林昌炽、南山区律工委主任曾常青、龙华区律工委主任段春晓、秘书长李同宝、监事吴小波、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发展与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及10多名基地志愿服务律师代表等参加仪式。仪式由市律协副会长杨逍主持。
杨逍副会长首先介绍了中小律所联合创新发展基地的基本情况。该基地设综合办公区、洽谈室、阅读区、培训室等功能区,为律师提供休息、临时办公、洽谈等服务,采取互助共享办公模式及全自助管理模式,是市律协为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服务会员功能、帮助中小律所走出发展困境、集中解决中小所发展需求所做的探索与尝试。该基地经过试运营阶段,获得广大律师的认可,被认为是普惠和鼓励律师创新发展的“民生工程”。
随后,与会领导及重要嘉宾为中小律所联合创新发展基地共同揭牌。
市律协林昌炽会长致辞指出,该基地得到市司法局拨付场地供使用的实质支持及工作指导才得以顺利筹建,首先对市司法局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该基地体现了律协发展的整体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市律协为中心,西部设立深圳律师学院,东部建立中小律所联合创新发展基地,使我们的服务辐射全市。他提出了两点愿景,一是希望该基地以服务中小律所为切入点,发挥联动作用,汇聚罗湖、龙岗、坪山的行业力量,推动东部地区律师业的发展;二是完善基地各方面建设,推动其成为品牌“产业”,能够在各区复制推广,让律协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律师的理念落到实处。
熊松青处长代表市司法局致辞。他指出,我市目前10人以下的律所有580家,占全市律所数量的67.8%,10~30人的律所225家,占25.4%,中小所依然是我们深圳律师业构成的主体,需要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特别关爱。市司法局对基地的发展提出几点期望:希望基地能打造成高质量的发展平台,运作顺畅,能见实效;希望律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该基地,实现知识、经验、资源的互动和整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服务能力和业务发展水平;希望市律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以基地的发展为契机,继续探寻更多中小律所发展的路径,引导律所做强做专做精。
为确保联合创新发展基地的高效、有序运作,市律协招募了77名律师组建基地志愿服务律师团,通过志愿服务律师值班,维护基地日常运作。仪式上,志愿服务律师代表李建国发表感言。
仪式结束后,市律协还组织志愿服务律师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动员志愿服务律师投以奉献精神,做好服务,合力把该基地运作好,使其成为真正推动中小律所创新发展的成功举措。
(责任编辑:魏雪晴)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