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非遗文化。我们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广告

  而木偶艺术节是西乡街道重点支持的非遗文化——提线木偶项目,多年来非遗木偶成为西乡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的七彩桥梁。2021年为继续引导西乡辖区市民及少年儿童充分感受中国非遗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背景,更加促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非遗木偶的了解和认知,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合作, 西乡街道决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少年国风·非遗雅韵”非遗文化亲子体验戏剧节活动,呈现 “中华偶戏之趣”与“民族艺术之美”。

  一、活动地点:

  西乡会堂

  二、木偶表演:

  1.表演场次:10月9日、10日,两天两场

  2.表演时间:第一场10月9日:19:30~20:30;第二场9月10日15:00~16:0

  3.节目内容:提线木偶传统节目、创新木偶节目

  (1)少年国风之民族艺术之美(详情见附件一):《小沙弥》、《钟馗醉酒》、《梦回青春时》、《祥狮献瑞》、《天官赐福》等。

  (2)非遗雅韵之中华偶戏之趣(详情见附附件二):《猴趣》、《东张西望》、《足球小将》

  三、木偶展览:

  1.展览时间:10月9日10:00~18:00

  2.展览内容:静态展览、动态展览

  (1)静态展览:传统提线木偶及布袋木偶藏品、珍品及木偶演出道具展览

  (2)动态展览:木偶快板节目

  视频内容:木偶快板剧《文明之花之垃圾分类知识考》、《文明之花之文明之花开满街》

  四、研讨会:

  偶戏历史悠久,在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它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随,偶戏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颂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社会民风、民情的流变与演化,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信仰、美学艺术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科学价值。而研讨会,就是共同探讨木偶非遗传承不“失忆”的宝典。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西乡中心商业文化气质添加新的注解,为西乡非遗传承找寻新的出路。

  1.举办时间:10月9日 15:30~17:00

  附件一

  ★小沙弥

  简介:一位小和尚下山化缘途中偶遇风雨电闪,平时念经文用心不专的小和尚临时抱佛脚祈求佛主保佑,跌跌撞撞狼狈不堪的诙谐幽默丑角故事。

  特色:节目活泼逗趣,诙谐生动,尤其表现小沙弥风雨路上着急忙慌的各种精妙步态,异彩纷呈,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

  ★梦回青春

  简介:老妪看着正在怒放的桃花顾影自怜,感叹韶华易逝,心中充满对美好青春的追忆和重享往昔欢乐的渴望。痴想入梦,梦中的“她”竟然一变再变,变成年轻貌美的姑娘。

  特色:从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摇身一变成手持折扇、头戴黄花的中年妇女,当观众们还在惊讶赞叹之时,又变成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旋转飞舞……出人意料。

  ★钟馗醉酒

  简介:钟馗天生一副恐怖威严的脸,被阎王封为驱魔大神,赐他斩妖除魔,

  怎奈阴间妖魔重生斩杀不尽,钟馗借酒消愁,伶仃大醉之际,仍不忘斩妖除魔的神圣使命。

  特色:钟馗饮酒、醉酒、舞剑的部分把把钟馗壮志未酬的心理活动演绎得十分到位,七分神性中又增添了三分人性。

  ★祥狮献瑞

  简介:醒狮是中国传统舞狮中的一种,该节目以真人醒狮表演为灵感,融合了武术技巧,又跳脱出原本的的限制,发挥出木偶的灵活性。

  特色:演员通过丝线 操作狮子做出挪、扑、跳跃、打盹儿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附件二

  ★猴趣

  简介:人(操偶者)偶(猴子)结合,两者通过丝丝线线仿佛有了心的对话,

  在本剧中可以观赏猴子表演、撒娇、弹吉他、耍杂耍、跳迪斯科等表演,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

  特色:该剧中人操纵木偶猴子的任何举动都活灵活现,与真猴一般无二。

  ★东张西望

  简介:一位西方绅士,他最擅长的就是跳舞。另外,他也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像小鸟一样飞在空中,为此,聪明的他想到了通过气球来实现愿望。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意外,趣味又充满探索精神。

  特色:区别于中式提线木偶的繁杂,西方木偶操作更灵活,小朋友能很快上手进行简单的操作;形式也偏趣味性,可碰撞出不同的创意作品,接受度更高。

  ★足球小将

  简介:木偶足球小将从内而外透着明亮与健康。尽管与人为善团结友爱的道理从小也听过很多,可是在这个浮躁年月回望,还是会感动于当初的那份单纯与良善。一个人固然有独处的好处,但更多时候需要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发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才能确立自我并实现自我价值。

  特色:以默剧的形式建立一个孩童心理映射环境,用提线木偶的技巧完成若干心理意识和情绪表达,不宣教也励志!

  (审核:蔡婷燕)

  (编辑:陈雅思)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