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暑期实习实践评优答辩中,从蛇口税务局完成实习的石博和刘艺文在同期220余名实习生中脱颖而出,分别取得了第一名一等奖和第三名二等奖的好成绩。

广告

  今年7月,在深圳市举办的“百名学子赴深圳市党政机关暑期实习”中,复旦大学5名学生到蛇口税务局实习。短短一个月,实习生们轮岗了后台税源管理、前台纳税服务及参与课题调研、企业走访、党史教育主题实践等,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7月,复旦大学5名实习生来到蛇口税务局报道7月,复旦大学5名实习生来到蛇口税务局报道

  荣获第一名的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的石博表示:“感谢蛇口税务局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习活动,为我们的实习答辩增添了许多亮色。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刷新了认知。尤其是在办税服务厅的体验,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深圳纳税服务的专业高效、热情贴心。”

  贴心服务,纳税服务体验好

  “在办税服务厅体验的这一周,我感受到工作人员不仅专业高效,而且热情主动。”石博在实践报告中写道,“大厅环境很好,安静有序。我还注意到一个便民服务柜,除了各税种的表格,还有雨伞、老花镜、A4纸等便民用品,让人倍感贴心。”

  据悉,蛇口税务局为打造良好职业形象,实现窗口人员“智慧”与“美貌”相匹配,对标银行窗口服务标准,制定了《办税服务厅规范标准手册》,实行窗口物品6S定位,窗口人员服务礼仪规范,业务流程精简优化,整个大厅环境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蛇口税务局还推出了各项措施不断改善纳税人的办税体验。实施流动辅导,由咨询人员走出窗口,主动向前一步,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有效的指引和陪伴式辅导;推出“静候税音”叫号系统,将安静工程落到实处;打造一站式问题处理中心,兜底解决纳税人疑难问题,实施主动反向预约、延时服务等贴心举措。

  智能支撑,办税轻松如网购

  “深圳的纳税人太幸福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刘艺文说道,“因为专业原因,实习期间我非常关注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深圳税务的电子税务局、@深税等线上办税功能完善,自助办税、智能办税、远程办税都很便利。尤其是深圳税务今年新推出的远程办税项目,纳税人用手机进入‘远程办’功能大厅后,即可与大厅办税人员展开线上交互,一次都不用跑!”

  据了解,远程办税项目是深圳市税务局为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于今年4月份正式推广的便民服务项目。通过“远程办、视频办”,为纳税人带来全新办税体验,截止目前,已有67项业务实现“远程办”。

实习生刘艺文在为纳税人取号实习生刘艺文在为纳税人取号

  线上办税方便,实体办税也不差。刘艺文表示:“我还发现办税服务厅的每个窗口都有一块小屏幕,可同屏展示办税信息,纳税人记录时只需拍个照即可,方便快捷。”

  这块小屏幕,是蛇口税务局自主开发的“智慧双屏”系统。别看屏幕小,作用却不小,充分发挥了税收宣传、员工职业形象风采展示、通报叫号信息、样表填写、流程指引等多种作用。最重要的是,借助同屏展示和白板演示批注模块,税务人与纳税人沟通直观,实现了交流答疑的“可视化”,减少了沟通成本。该系统上线以来,窗口业务办理时间缩减20%以上。

  双驱引领,涉外服务国际化

  “有一次,一位南非纳税人来办理退税业务,我鼓起勇气主动上前担任翻译,顺利完成任务。”刘艺文骄傲地说道。

  在蛇口税务局,来办理业务的外籍人士并不罕见,他们即使不懂中文,也能轻松办税。因为这里不仅有清晰的双语标记指引,还拥有一支由18名外语人才组成的涉外税收服务团队,涵盖英语、日语、法语等语种。

  此外,蛇口税务局还创立了涉外税务公益服务中心,定期举办涉外税收知识宣讲,开展涉外税收事项个性化辅导,持续提升辖区外籍人士办税体验。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与所学专业(韩语)相关的课题调研,了解到深圳税务正在打造“语税人”、“律税人”等高学历人才队伍,这一开放的人才观,刷新了我对政府机关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石博说道。他表示,通过蛇口税务局这个“小窗口”,看到了深圳这座“大城市”的发展理念,也更加坚定了他毕业后来深发展的决心。

复旦大学5名实习生前往参观华大基因复旦大学5名实习生前往参观华大基因

  听闻两位实习生获奖后,蛇口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习实践不仅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能够学到丰富的税务知识与政府工作实务,对他们个人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我们实习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们既是实习生,也是体验官,他们朝气蓬勃,大胆创新,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还是纳税服务改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审核 蔡婷燕)

  (编辑 何卫芳)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