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由国家癌症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肿瘤学会、北京医创肿瘤防治研究基金会主办,中国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院协会肿瘤医院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联合承办,“第四届泛粤港澳肝胆肿瘤高峰论坛暨中美肝胆肿瘤高峰论坛暨蔡建强 “ 三名工程 ” 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之三十七肝胆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班 ”于2021年12月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由于疫情原因,会议采取线上结合线下双模开启,会议由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车旭共同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出席会议。会议在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车旭的主持下,由国家癌症中心院士赫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宝岗致开幕词。

  赫捷表示,肝胆恶性肿瘤是发病率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蔡建强“三名工程”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先后举办线上手术直播、院际MDT讨论会,线下培训班38场,受培训人次约30余万,大大推进了肝胆肿规范化诊疗的开展,提升了规范化诊疗能力。本次分会场以“提升肝胆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为目标,将围绕肝胆肿瘤的基础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与交流,共同分享肝胆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我国肝胆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此次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落户深圳,将进一步提升深圳及华南地区肿瘤防治水平,深圳医院作为依托单位,将坚持贯彻国家癌症防治方针为宗旨,紧扣“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的目标,践行行业“国家队”使命担当,立足深圳、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打造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家级肿瘤规范化诊疗学术交流平台。最后,衷心地预祝本次学术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引进团队负责人,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发言,表示团队将从肝细胞肝癌整体防治体系的建立、晚期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精准治疗关键技术相关研究、胆道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面。全方位开展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继续推进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助力深圳分院肝胆外科高速发展。中国是肝癌大国,肝癌治疗任务艰巨,“三名工程”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发展模式,对基层医院产生了巨大影响,提升肝胆恶性肿瘤诊治的整体水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今后,我们的工作需要围绕“健康中国2030”开展,以后要加倍努力,提高诊治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宝岗线上祝贺,深圳市地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指导下,发展势头良好,速度快,起点高,国家癌症中心在打造深圳肿瘤治疗样板中举足轻重。“三名工程”在深圳肿瘤发展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双方在医教研全方位的合作,建立了密切发展关系。使得深圳的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同样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发言:肿瘤医院重点关注肿瘤规范化诊治,开展全国性大会,促进学术的交流,传经送宝。

  大会邀请了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亚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肿瘤中心郑雷(Lei Zheng)、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方驰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郭荣平、深圳市人民医院鲍世韵等中美两国知名学者进行学术分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车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宇、赵宏、孙永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史宪杰等来自京、深两地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出席。大会还邀请了深圳本土专家余小舫、纪任、巩鹏、贺德、汤地、缪丁丁、蒋基令、许建平钟东、唐德均、陈卫民等做了讨论发言。

  延续第三届泛粤港澳肝胆肿瘤高峰论坛的丰富内容,与会专家针对目前肝胆恶性肿瘤治疗的痛点、难点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学术讲座及讨论。学术内容涵盖肝胆肿瘤最新外科及综合治疗理念,机器人及腹腔镜手术等多个方面,共同交流肝胆肿瘤最新进展、最新动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就肝癌转化治疗的策略与实践方面分享规范化诊治理念,世界一半肝癌患者来自中国,而中晚期占多数,转化治疗可创造手术机会,降期后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高,为转化治疗的实施提供了生存获益证据,蔡建强表示,肝癌转化治疗包裹两个内涵:向外科可切除性的转化、向肿瘤学获益的转化。陈敏山分享了肝癌转化治疗的途径:手术、介入、药物治疗及多学治疗,分享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三联疗法:HAIC联合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其单位研究不断深入,临床证据及数据不断扩大,展示了中国在肝癌诊治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周杰表示:肝癌转化治疗过程中,就外科医师而言,该出手时就出手,影像学上的完全缓解不等于病理学完全缓解,其团队发现影像学完全缓解的肝癌术后病理仍有肿瘤活性,与多家单位专家临床发现一致,得到大家共鸣,当然,就肝癌转化成功完全根治术后辅助治疗时间疑问,周杰建议酌情考虑原方案或者原方案中部分药物治疗6月以上,连续2次影像学复查无复发、肿瘤指标正常3月,可考虑停药,为术后辅助治疗时间性问题提出了新决断。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肿瘤中心郑雷从机制学出发,阐述了胆管癌免疫治疗霍普金斯经验,为胆管癌免疫治疗提供更深层的理论依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亚进分享了“肝癌“双转化”治疗的理念与技术探索”,作为较早开展ALPPS及腹腔镜肝切除的团队,其团队将腹腔镜ALPPS手术与介入、药物治疗序贯相结合,不仅实现了降低肿瘤负荷与增加肝脏体积的同步双向转化,同时将传统ALPPS术式优化为择期性手术,为介入、系统治疗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微创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治疗目标。方驰华作为国内数字医学临床应用的领军专家,分享了其团队作品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对临床肿瘤分型的指导意义。郭荣平则讲解了中山肿瘤防治中心肝癌转化治疗的思考,其从HAIC及TACE对比入手,全方位讲解了当前HAIC治疗现状。鲍世韵分享了LPVL在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中的应用价值。

  当然,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大会还在2021-12-17进行了手术演示,2021-12-18开展了“蔡建强‘三名工程’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之三十五GIST规范化诊疗培训班”以及“蔡建强三名工程’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之三十六护理继教培训班”。手术是由蔡建强主刀完成的肝中叶巨大肝癌切除术,以根治为基础、以术中超声为导航,术中实施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为患者实施“肝中叶巨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2021-12-18开展的GIST规范化诊疗培训班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新宇介绍了“药物治疗能否为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创造手术机会?”,提出了GIST-4无法切除的、复发或转移性GIST的治疗原则:TKI作为治疗首选,肯定外科手术在晚期GIST中的应用价值”,手术在GIST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颖对2021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进行了解读,从胃肠间质瘤概述、诊断、检查、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方面解读,重点解读了指南在病理增加检测内容、新辅助治疗内容调整、二线及三线药物调整的更新。在场的各位专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信华线上为大家介绍了“关注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耐药突变的复杂性”,全面说明了: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广泛存在。在2021-12-18开展的护理继教培训班上,1、路虹主任结合国内外现状详细讲解了围手术期液体管理。2、徐虹霞护士长分享了ERAS病房的创建历程。3、李彩云护士长分享了ERAS疼痛管理经验。4、李泉从麻醉管理的角度深度探讨了麻醉管理。5、张颖主任从麻醉护理管理的角度讲述了麻醉护士在快速康复学科中的作用。6、刘晓辉护士长详细讲解了肝功能不全时人工肝的代替治疗护理。7、柳书悦护士长详细讲解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管理。8、张海燕护士长从临床实践中分享了引流管管理。内容涵盖广,层次高,影响深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车旭作为本次会议的共同执行主席,对大会进行了总结。车旭表示,肿瘤防治“国家队”落地深圳,蔡建强“三名工程”团队落地深圳,蔡建强“三名工程”肝胆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项目启动以来,都在积极践行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命,努力提升区域肿瘤诊治水平。本次会议重在讨论肝癌转化治疗,为初始不可切除肝癌的诊疗提供了新理论、新证据、新思路。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深圳医院肝胆外科依托“三名工程”将持续通过义诊、手术、MDT讨论、科普直播、临床科研等方式,切实服务深圳本地及周边患者,为广东地区肿瘤防治事业的长足进步与提高起到推动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来源:快乐1062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