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深圳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3月14日-20日,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全市公交、地铁停运,全员居家办公……

广告

  但就在这个夜里,“要强的深圳防疫人”已经打包好行李,准备天明就奔赴抗疫战场。

  这些投身一线的“战士”们都带了什么上战场?走,一起去“开箱”看看。

  “上次采样任务没法买到零食,这次有经验了”

  对于第三次拖着行李箱上班的肖可而言,这一次离家内心已经没什么波澜了。她豪迈地说道:“来了就来了,干了就干了,没什么特别的准备,听党和领导的指挥呗!”

  肖可是罗湖区慢性病防治院健康促进科的主任,此次她化身流调员,来到罗湖区新冠疫情流行病学应急处置指挥部参与流调任务。

  2022年以来,从“0107”疫情开始,肖可已经三次住进隔离酒店了。

  “1月份去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支援核酸采样,去之前没通知要住隔离酒店,行李是家人帮忙收拾好了送过来的。2月份是担心自家小区受疫情封闭导致不能外出工作,所以备好行李准备随时住单位。”肖可回忆道,“ 这一次有经验了,还带了些零嘴。”

  行李箱里塞了大包小包的零食,肖可一边展示一边笑道:“上次采样任务没法买到零食,所以这次来就备着了。我带了话梅、牛轧糖这些方便吃的零食,不过一忙起来其实没时间吃,也就偶尔解解馋吧。”

  “我有不怕冷的‘法宝’,就是我儿子的‘小白’”

  “我住单位已经二十来天啦!这是我的露天‘行李箱’。” 梁景武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指着零零散散的衣物介绍道:“这几件厚衣服是上个月急匆匆在家里随手拿的,后来一直没机会回去,就放在这了。当时还拿了一支牙刷、一条毛巾,这些短袖、拖鞋都是家人陆续寄过来给我的。”

  家住南山蛇口的梁景武是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从“0215”疫情开始,他就一直以核酸检测二组组长的身份下沉至草埔西社区防疫一线,一眨眼快一个月过去了,冬装脱成了短袖,他始终没回家。

  “上个月特别冷的时候,真的很想要一张厚棉被,不过当时条件有限,多盖几件衣服也就撑过去了。”梁景武神秘地说,“但其实我还有一个‘法宝’,就是我儿子的‘小白’。”

  ”

  原来,由于梁景武连续多日没回家,他不到5岁的儿子非常思念老爸,提出想把自己最喜欢的小羊驼玩偶“小白”寄给梁景武。

  “儿子说,爸爸一个人在外面睡,让小白陪着我就不冷、不害怕了。”梁景武说,“不过因为儿子睡觉要抱着它,寄给我会睡不着,所以拍成照片发给我了。”

  此后,梁景武把儿子抱着“小白”的照片设成手机屏保,奶萌的儿子和寄托了浓浓爱意的“小白”成为他坚守阵地的精神支柱。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使命更是责任,明白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家里有老婆帮我守着,我负责守护好街道!”虽然不能常伴家人身边,但想到此次过后大家都能够与家人团聚,他脸上的笃定又多了几分。

  ”

  “想带用了6年多的音箱,可惜它坏了”

  朱林是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家住近40公里外的南山,为了避免因小区封控而影响工作,早在月初他就把“家”搬到了工作站。

  一个装了几套换洗衣裤的环保袋,一张简陋的折叠床和行军被以及插着牙膏牙刷的牙杯就是朱林此行的所有行李。

  “一点私人物品都没带,”朱林说,“不过如果非要让我选一样东西带的话,我会选一个用了6年多的蓝牙音箱,那是我妻子在我参加壹基金50公里长跑时买给我的,可惜它最近坏了。”

  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采样、转运密接人员、闭环转送封控区人员……朱林仿佛一颗陀螺,忙碌地投身在社区防疫一线的每个角落。

  他表示,自己的妻子是南山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最近也是连续奔波在一线,家里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还在读高二的女儿,还有已经21天没见的父母,“这是我们全家到深圳以来分别最长时间的一次,希望疫情赶紧结束,我好想一家团圆。”

  “要(带上衣架)洗衣服的,每天都湿透了,不洗有味道”

  和其他拉行李箱的同事不一样,社工金宏伟轻装上阵,就背了个小包,但里面却有五个衣架。

  “要洗衣服的,每天都湿透了,不洗有味道。”她每天都守在核酸检测点,经常担任“点长”的职务。布置现场、协调物资、安排志愿者、与医务人员沟通等,忙得团团转。汗水浸湿了穿在里面的衣服,也浸湿了外面的红马甲或者蓝色防护服。

  不仅如此,金宏伟还惦记着社区里那些独居老人,经常陪着他们一起前往核酸检测点。

  金宏伟认床,不喜欢在外面留宿,所以她打算只在酒店洗漱,然后回社区睡觉,在办公室打地铺。

  “有瑜伽垫就行,反正每天忙完都12点多了,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她笑着说道,好像往常睡的是五星级酒店,而不是地铺。

  20寸行李箱里“五脏俱全”,超大号充电宝让抗疫“超长待机”

  “昨天说需要下沉,当即晚上回家收拾行李了,这回全都准备妥当,睡在街道工作站也不是问题。”

  “0107”疫情期间,李海文什么都没准备就参与到抗疫工作中,于是在街道“干睡”了两晚。这次他汲取了之前的经验,在行李箱里装进他所能想到的生活必需品:洗漱用品、剃须刀、拖鞋等一应俱全,还有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

  李海文是清水河街道党建办的工作人员,他负责处理防疫期间医护人员的医疗物资配送、样本的送样检测以及核酸检测结束后的医疗垃圾清运工作。

  “海文哥,这边的医疗物资您核对一下。”“海文哥,武警大院核酸采样点的冰块您给核实一下。”到了单位后,李海文的电话提示音就没停下来过,手机的电源一直是在充电的状态。为了防止手机因频繁使用而电量不足,李海文每次到一线都要拿上一个超大号的充电宝。这次整理行李,他必须带上的就是它,它是李海文在抗疫一线“超长待机”的法宝。

  由于一直坚守在一线,李海文早已做好即刻留岗的准备,3月14日上午,朋友圈一张“你待到无聊的家,他们却不能回”的图片深深打动了这位壮汉的心。

  随即,他也配文“皮箱的衣服应该够撑七天,希望七天后可以回家”转发。保持着必胜的决心,做好了在街道坚守到底的准备。

  一个个行李箱,代表着一线工作人员们整装待发、时刻请战的决心,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逆行,感谢他们的无私守护。我们坚信,在万众一心的努力下,深圳终将迎来“疫”散花开的那一天。

  审核:刘昱婵

  编辑:张芮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