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原文:

广告

  穿越熙攘的春运人流,我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这片土地变化的好奇,回到了我阔别已久的小县城。一路上,窗外的风景在不断地变换,田野、山峦、河流,还有那些熟悉的村庄和道路,一切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从出高铁站起,我意识到,这里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改变。

  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县城的繁荣景象。小时候的春节,街上除了卖气球的小贩几乎找不到其他商家,更别提有开门的饭馆了,路上的行人也只是提着礼品要去拜年匆匆而过,我们同学相聚也只能是单纯的压马路。曾经冷冷清清的街道,如今已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如今我惊喜地发现,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饭店开始营业,熙熙攘攘的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团圆的欢乐和美食的盛宴。这些饭店不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菜品,还融入了我们本地的特色文化,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除了餐饮业的繁荣,我还注意到,小县城的设施建设也日新月异。新建的文化客厅包括了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等公益场所,建筑的艺术性也丝毫不逊色于大城市的同类建筑,里面的设施全部免费开放,这些设施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也为乡村生活增添了许多城市元素,吸引了许多大城市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在博物馆里,我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历史,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照片,它们记录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还看到了家乡对未来三十年的规划:让生态文明成为示范,绿色发展成为示范,美好生活成为示范,文化塑造成为示范,县域治理成为示范,在2035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少年宫里,我看到了在大城市科技馆才有的设备器械,有物理有生物还有航天工程等等,还有孩子们在艺术、体育劳作等方面的成就记录。曾经我们讨论留在大城市拼搏的目的,其中之一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享受文化的便利,可以参观各种博物馆开拓眼界,而今小县城里也拥有了大城市的同款文化便利。

  我的家乡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以根雕为主题的5A景区,春节期间,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各种游园活动精彩纷呈,各种古装NPC在园区穿梭,给大家送去节日祝福,人们穿着新衣,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来自大城市的游客也加入了这个欢乐的海洋,他们与当地居民一起品尝美食、观看表演、游玩娱乐设施,共享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盛会。

  这些变化并非一蹴而就,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去杭州和上海做宣传,用青山绿水好生态吸引了更多的外地游客,用“服务到不好意思为止”的精神打造舒适经商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回流。同时,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到这些改变中来,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将继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共同见证和参与这里的繁荣和发展。

  这次回乡也有点小小遗憾,没能和更多的老同学聚会,我们在外打拼的人儿带着思念回乡,留当地发展的老友们趁着今年春节的好天气带着家人孩子出门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同享这片繁荣盛世。

  审核:林兰苹

  编辑:李芬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