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文 冯明/图
三体人究竟长什么样子?当清华大学教授刘兵抛出这个问题时,刘慈欣说:“我真的没有想过。”随后解释:“科幻文学里外星人的样子,就像维纳斯的两只胳膊,怎么摆都不对,不如就缺着。科幻文学能做的,就是让大家去想象。”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11月25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自由与包容——科幻文学的魅力”分享会上的一幕。当天下午,刘慈欣、刘兵、杨枫、宝树、付强、王诺诺6位嘉宾,通过对谈,带领读者领略科幻文学的魅力。
科幻文学边界是模糊的
6位嘉宾,有科幻文学作家,也有科幻文学编辑,更有研究领域的学者。刘慈欣是中国科幻领军人物,杨枫是《银河边缘》中文版主编,刘兵是清华大学教授,更是著名科学文化人,宝树、付强则是中国科幻代表作家,王诺诺是新人科幻作者。
当天的分享会,从“科幻文学是否有边界”的问题开始。刘慈欣表示,科幻是有边界的,但这个边界是模糊的。就像我们都知道,虽然有黄昏,有清晨,但不能否认白天黑夜的存在。科幻文学有边界,但边缘有很多重叠的部分。
宝树在发言中,讲了科幻的两个维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幻里很重要的维度,辽阔自然壮美的大地,其实与科幻作品里很多情境紧密相连。科幻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讲技术对现代社会的改变。
谈到人工智能,刘兵说,如今人工智能是最新最热的话题,很多人会把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的智能”,但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吗?当然不是。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智能”的模仿,而“人的智能”是如何出现的,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电影《流浪地球》很快上映
刘慈欣现场阐释了什么是科幻文学,他说:“科幻不是工具,是目的。科幻文学是自己指向自己,另有所指的不是科幻文学。”
现场读者向刘慈欣提问,《三体》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阅读。刘慈欣说,他最初创作《三体》的时候,面向的科幻读者,大致是初高中生或大学生。《三体》系列,第二部相对会黑暗一些,虽然他同意曹文轩先生的观点——文学不一定掩饰世界的真实性,但如何把握平衡这个度,很难说得清楚,因此他不建议岁数太小的孩子看《三体》第二部。
由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很快就要上映,但现场读者更为关心的是电影《三体》。刘慈欣表示,其实各方都在推进电影《三体》的进程,只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去等待它,大家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