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起 通讯员 曹海燕
7月22日上午11时,56岁的罗某带孙儿在儿童医院就诊时突发晕厥。医院门口执勤的保安乔士军跑进急诊科告知后,急诊科副主任齐颖立刻带着杨俊香、李冰露两名护士赶到现场,整个反应过程不过两三分钟。随后超70分钟的急救,医护人员对其反复除颤高达15次后,成功把这名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记者24日了解到,术后第二天,患者已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神志清楚,正在接受进一步观察与治疗。
超30℃高温下施救
深圳7月的天气酷热难耐,抢救地点又在超30摄氏度高温的室外,跪地按压劳动强度非常大,北大深圳医院与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交替对罗某进行胸外按压,根据心电监护提示,医师对其反复除颤高达15次,抢救时间超过70分钟。由于抢救时间长,救护车车载氧气瓶内氧气有限,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往现场搬运了大瓶氧气罐,北大深圳医院护士王彬克服了现场器材受限的困难,将大瓶氧气罐与呼吸机进行了衔接,及时为患者持续供氧。
同时,医生有条不紊地指挥现场进行用药治疗。儿童医院第一时间对患者的心肺复苏为北大深圳医院院前医护到达后的抢救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患者初步稳定后,120急救车迅速将其送往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启动北大深圳医院胸痛信息共享平台,将患者心电图等重要病情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至院内焦急等待的抢救室和心内科医生手上,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启棣现场指挥抢救并及时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紧急通知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到导管室集中,先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要患者一送入介入室,立即展开介入救治。
从死神手上抢回生命
患者被送到北大深圳医院时,仍不断出现室颤,急诊抢救人员为其进行反复除颤,除颤成功后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往DSA做血管造影检查,此时,心内科医生、护士、导管室技师等相关医护人员已全部到位,造影显示患者的心脏三支血管全部狭窄,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左前降支狭窄程度达到80%。
罗某到达导管室时,为其主刀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郑华锋发现患者仍处于心源性晕厥状态:“当时情况非常紧急,病人心跳很快,已经高达140,血压很低,处于濒死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医生即刻为罗某进行穿刺,导丝经桡动脉沿着血管层层深入,准确无误直达心脏。一打上造影剂,“罪犯血管”暴露无遗。紧接着,医生在前降支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各置入一枚支架,“罪犯血管”即刻被打通。所有医务人员通过密切配合和争分夺秒的抢救,再一次战胜了死神。
术后第二天,患者已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神志清楚,正在接受进一步观察与治疗。患者家属也对医院表示由衷的感谢:“手术前医生跟我们沟通的时候,我们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手术了,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绝对相信医生。当医生跟我说‘手术非常成功’时,眼泪当时就流下来了,真的非常感谢医生,他们都是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