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光村鸡鱼共生的立体鸡舍鱼塘。苏光村鸡鱼共生的立体鸡舍鱼塘。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杨昊 陈超群 文/图)可自动排水降温的“智能牛舍”、鸡鱼共生的立体鸡舍鱼塘、由微生物分离的粪水灌溉的韭菜种植田……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传统的农业变得更加“智慧”。这一幕,发生在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苏光村。7月4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对口帮扶的该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揭牌。

  苏光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由苏光村村民成立的和平县九谷惠福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谷公司”)于2019年11月投资兴建,2020年6月基本完工。基地依托对口帮扶单位清华大学国际深圳研究生院引荐的社会资源,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开展绿色立体循环种养项目。经营范围包括肉牛、蛋鸡、水产养殖,韭菜、巨菌草、水培蔬菜种植。公司先后开发了“智慧农业仿真实验室”占地面积45亩,巨菌草示范基地30亩,韭菜示范基地50亩。基地的产业项目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联合经营,集中全村力量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从传统种养、散种散养模式转变到现代化立体种养模式,让原荒废土地高效增值,有效振兴了乡村经济,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和平县副县长朱俊威表示,驻苏光村扶贫工作队发挥自身科技和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这在和平是一个创举,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绿色、高效、智慧的现代生态农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岚则表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高度重视并主动承担国家战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历程,驻村干部发挥清华人“行胜于言”的实干精神,在和平县、长塘镇的关怀支持下,与苏光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改变了苏光村落后的村容村貌,今后该院将积极发挥科研、人才优势,谋划苏光村未来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与和平县、长塘镇继续保持长期密切的往来,携手创造更多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2016年开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对口帮扶苏光村。如今“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落成,标志着苏光村扶贫长效增收机制的建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落实对口帮扶各项工作,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深入践行“教育+科技+社会”三叠加扶贫理念,为苏光村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