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赐”号货轮装载了来自深圳盐田港的3000多个标准集装箱。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王喆 摄“长赐”号货轮装载了来自深圳盐田港的3000多个标准集装箱。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王喆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发清)“今天收到了长荣公司发过来的‘共同海损’邮件,我们第一时间发给了公司代理的5个货柜的货主,他们将要填写共同海损的表格,后续支付现金担保,才可能将货物提取出来,交给受货人。”4月6日,深圳博达捷运物流有公司业务经理黎晓锋向记者传递了“长赐”号货轮与企业有关的最新动态。

  3月30日,深圳商报刊登《长赐号动了,苏伊士通了》,报道了横卡苏伊士运河的“长赐”号上,装载的来自深圳盐田港的3000多个标准集装箱。不过,就在全球欢呼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的同时,“长赐”号则被要求停留在大苦湖接受调查,并面临预计10亿美元的索赔。4月1日,“长赐”号日本船东正荣汽船宣布共同海损,这意味着所有货物利益方将要求在货物交付之前提供共同海损担保。黎晓锋表示,这也意味着3000多个来自盐田港的集装箱货主将面临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作为一种古老的海事法律制度,就是受益方一起分摊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牺牲掉的损失和费用。根据该制度,正常的共损分摊包括:宣布共损、与货方取得联系、交货前取得担保、评估各方分摊价值、理算、向各方获取分摊等。如果相关分摊方有任何不配合,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种波折。尤其像集装箱船,通常货主众多,要完成前述环节甚至要花费好几年时间。

  记者了解到,类似宣布共同海损的事件发生2018年3月6日,马士基航运旗下“马士基浩南”轮发生严重火灾。在宣布共同海损之后,理算人将救助保证金定为货物价值的42.5%,并将11.5%作为共损保证金——这意味着货物价值10万美元的托运人需要支付总计54000美元的保证金才能卸货。

  “虽然今天公司才收到函件,共损现金担保额度和后续的共损保证金也未确定,但损失在‘长赐’号卡住苏伊士运河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现在则进一步加重了。”黎晓锋告诉记者,国际海运是个风险运输,除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还有到港滞留的风险,包括收货公司倒闭、货物到港被海关查验扣留、甚至货物抵达后发生遗失、被抢等突发状况,都会为货主和货代人带来经济损失。

  不过,海洋运输的运输量大、低成本的优势仍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当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公司业务没有受长赐号影响,前往欧美等地的货物也在正常开行。”黎晓锋向记者表示,意外总是突然“敲门”,作为外贸人,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便是苏伊士运河堵塞的日子里,“3月16日装有博达捷运8个货柜的‘长贺轮’依旧从盐田出发,并绕道好望角前往欧洲;而3月23日装有博达捷运8个货柜的‘长智轮’正在红海,预计将在4月7日到达苏伊士运河。”

  记者了解到,深圳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第一城,2021年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就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吞吐量增幅连续9个月创新纪录。在刚过去的1、2月,盐田国际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40%;进出盐田港区船舶数量超过1200艘,同比增长超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