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南山戏剧节三岁了,9月7日晚在深圳保利剧院盛大开幕,9月25日晚于万象天地落下帷幕。
23天53部好戏轮番上演,170场室内/户外空间表演,还有多场关于戏剧、社会与文化生活的讨论交流会……南山戏剧节先后汇集了数千名国内外戏剧工作者,近20万人次受益。今年戏剧节进一步发力,吸引了5万人次参与其中。
名导好剧云集绽放
2017年,南山戏剧节首次举办。48天内演出76场、10多家国内外剧团应邀,他们带来的丰富内容吸引了万余观众走近戏剧。2018年第二届南山戏剧节调动参演团队广泛,不仅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的专业剧团,也有北京、上海及深圳本土的戏剧专业团体,更有企业戏剧、应用戏剧单元,营造了整合、立体的戏剧氛围。
历经三届,今年的南山戏剧节越来越有自身的品味与气场,不仅为青年戏剧人才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也为具有实验性、先锋性的本土原创作品“亮绿灯”,令其绽放在南山优质的舞台上。更有名家名导的剧目重磅上演,还有漂洋过海的“舶来品”。剧目类型多样化,整体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有提升。
四十年历程,四十首诗歌,四十位深圳人,一座崭新的城市在观众眼前生长起来,深圳就这样唱着诗歌拾级而下,从七十年代,向着我们奔涌而来……开幕大戏《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由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创作而成,艺术总监从容也是深圳戏剧代表人物之一,这部剧的架构与呈现非常完美,其先锋气质像极了年轻的深圳模样。
以光作画,以影作戏,用“影子”讲故事。闭幕大戏由乌克兰Fireflies剧团推出,这场多媒体影子剧令人耳目一新,一戏之中带你走遍世界,还可以用“光”带你穿越到热情的马达加斯加,从英国的哈利波特、大本钟到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古老的大力神再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戏里一次都看遍……“丰富的想象力让大小观众大开眼界,能够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影子玩个游戏,在玩乐中感受艺术。”一位戏迷说道。
港澳戏剧团队带来的作品风格独具一帜。在南山实验剧场上演的舞蹈剧《乘·风》,由来袭香港的绰舞场出品,用没有故事的故事、两个风格迥异的团体,带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并产生共鸣。此外,还有喜剧《四张机》、独幕剧《晚安,妈妈》等作品已经陆续上演,风格、题材多样化,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本土原创作品创新性传承
三年来,南山戏剧节搭建的戏剧交流平台,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戏剧创作者与观众,同时也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讲述了多个深圳故事,阐释了深圳锐意进取的精神,实现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
首创“木偶戏剧嘉年华”户外巡游高潮迭起
9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南山戏剧节首个顶级户外艺术巡游—“木偶戏剧嘉年华”在万象天地盛大启幕。这是本届戏剧节的首创,也是最大亮点之一。
两天的巡游活动高潮迭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街头艺人共同欢聚,带来了多场精彩绝伦的街头艺术表演。户外演出包括木偶游行和岭南非遗文化表演两个大的部分,以实验剧目、行为艺术、互动装置、互动剧场这些方式,以“剧”之名,回归露天剧场。
整个巡游免费对公众开放,吸引很多市民或游客驻足围观,热情参与,还有许多小朋友与艺术家们合影留念。荔枝青年剧团也带来了多个原创作品,其中演员金雕创作的《小沙弥》、《猴趣》两个提线木偶表演深得小朋友们喜爱。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刘晓邑堪称国际级艺术家,他的作品多次走出国门,到国外多个艺术节演出,他创作的《小兵张嘎·幻想曲》曾获爱丁堡艺术节五星好评。他坦言每年的都会来南山戏剧节,这次他带领触感实验室的两位演员,为观众带来了“手提箱”迷你剧场。从剧本创作到音乐、道具、表演,刘晓邑团队均精益求精,力图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深圳戏迷们。
据南山戏剧节执行总导演刘子源介绍,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百余场活动接连上演,个体量,应该是在目前深圳所有的戏剧类活动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的一个。“南山戏剧节还打通了本土剧团和国内外剧团的交流渠道。在这个平台上去聊艺术,不管是对本土的戏剧人还是戏剧观众,还是主管部门,都开阔了视野。这种提高可以影响未来创作艺术精品的基础认知。”
经过多年的培育,深圳戏剧市场已越来越形成规模,未来可期。通过南山戏剧节以及本土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各种剧目的演出慢慢拓展了观众圈层,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人人都是戏剧+”的理念,浇灌于日常的观赏与参与,根植于观众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打破戏剧与生活的距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