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至25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罗湖区分别在1号综合馆、1号馆国际人才街区、6号科普馆设置展区,展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城区新定位、新形象。

罗湖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政法委书记赖武,罗湖区副区长陈龙兴等领导到罗湖区展位参观并指导工作。


据了解,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创办于2001年,是我国面向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资源,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洽活动。

罗湖此次以“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全新定位参加大会,一经亮相备受瞩目。接下来一起到各个展馆看看吧!
1号馆——国际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展洽综合馆
罗湖展区占地225平方米,大气的设计、多样的色彩展现了包罗万象、宜居宜业的魅力,以及对全世界各国人才的接纳与欢迎。

展位主要分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产业集聚、创新罗湖”“人才家园、幸福罗湖”“政策高地、筑梦罗湖”“共襄未来、蝶变罗湖”五大板块,多维度、全方位解读罗湖新定位,展现罗湖历史与未来、产业格局与体系、人才产业政策与七大重点人才工程。


内部支撑柱分别展示了罗湖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黄金珠宝产业两大特色产业,联合蓝海、阿卡索、深水水务、华东光电等10多家重点企业在内展台展示了特色产品。

同时,16家企业开展现场招聘,广纳贤才,应聘者积极踊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1号馆新设立了“国际人才服务展示推介专区”。

54平方米的展馆集中展示了罗湖区不断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打造国际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工作举措和成就。

近年来,罗湖区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实现人才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聚焦“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罗湖将继续紧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重点把握人才这一第一资源,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良好氛围,全方位强化人才服务。
6号馆——科学技术普及展览专馆
6号馆同样也是大会今年首设,罗湖展区面积90平方米,采用清新明快的色调,紧紧围绕科普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示罗湖区科普资源、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


走进6号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罗湖科普地图,罗湖15个科普基地与10个科普社区分布在“一半山水、一半城”中,为科普工作奠定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仙湖植物园、兰科中心、罗湖书城、中科美城系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兰科中心特别带来了名贵兰花在6号馆展示。

近年来,罗湖区科协围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打造了“六个一”品牌,即一校、一赛、一营、一课、一队、一展。
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的学生作品在科普馆内整齐排列,如翠园初级中学的3D打印学校建模、计算机识别交作业系统,洪湖小学的乐高手工建模(校园、家园),红岭小学的感应生日蜡烛、激光切割收音机、龙船,教科院附属学校的智慧校园、厨余垃圾点石成金,桂园中学的南湖红船模型。





在6号馆科普馆内,深圳市翠园中学也专设展区,展示了艺术创客、科技创客作品。该校的两个科技创新项目《防烫伤智能安全餐具》《具有飞行搜救能力的智能救生圈》双双荣获“萌芽赛道”最高奖项、“创新潜力奖”,开创了翠园科技创新教育的新纪元,为广东和深圳争得了荣誉。



深圳市翠园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韩冬青也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科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不是看客》的主旨演讲,并获得了中国科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颁发的“2021年度科普突出贡献人物”大奖。

来源 罗湖区科技创新局
通讯员 (摄影)赵兴 王思聪 陈思竹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编辑 新时代新罗湖 张芮
审核 刘昱婵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