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他们的坚守,是深圳最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坚守,谱写了深圳最美的“敬业福”。
“每一位患者都能回家团圆,是我最大的愿望”
除夕早晨7点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肺病科王震医生准时开始交接班。8点半开始,王震和“搭班”的刘俊医生开始一天的“早查房”。王震的老家在湖南常德,自从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很少在春节回老家。目前,王震所在科室有30多个住院患者,其中有一名患者危重症。该科室的住院患者中,病危、病重的患者数量都是全院最多,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值班期间,王震和同事们的职责就是及时救治危重症患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对病房内可能突发的医疗事件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
除夕当天,肺病科主任徐卫方和护士长吕海鹏亲力亲为,和医生护士们一起值班,她们对病房内的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医疗和护理指导,30多名住院患者基本稳定,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稳定的情况,当天值班的医护人员一直保持密切的关注和巡护。
王震说:“保护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康复是我们的责任,让患者尽早出院和家人一起团圆,是我最大的愿望。我更盼望患者经过治疗后,能早日和亲人团聚。”
做医生,就意味着选择了坚守
今年春节,已经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医生李诺连续第四年不能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了。前一段时间,李诺医生一直在发热门诊开展支援工作。
除夕下午三点,李诺正式开始“接班”。李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对父母和家人难免会感到愧疚和缺憾。但当我收到与自己一样不能回家过年的患者和同事真诚的问候与祝福的时候,对家人的缺憾瞬间就转化成了温暖”。
李诺是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支援发热门诊期间,李诺坚持中西医并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患者反复发烧、“阳康”后的干咳、疲乏、胸闷气短、爱出虚汗、嗜睡、失眠、健忘等症状。李诺表示,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其实就意味着是选择了坚守。“我们的坚守岗位守候了更多的家庭的团圆,这是生命的依托,也是人生最高的信任和依赖”。
“来自病人家属的祝福,让我充满温暖和力量,我会更加努力”
急诊科一直是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最前沿。2023年是急诊科护士武东鑫参加工作的第三年,他同样不能返回吉林长春老家过年。除夕和初一,武东鑫都在医院值班。他说,所有的同事都在坚守岗位,并不是我一个人“孤军奋战”。

除夕下午3点,武东鑫准时来到急诊科。除夕的深圳街头人流稀少,可是急诊科依旧忙碌。武东鑫主要负责在急诊科抢救室的护理工作。值班期间,武东鑫遇到了多位专程来急诊科为医护人员送新春祝福的患者家属。
前几日,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八十多岁高热神志不清的老年人,经过急诊科团队的治疗护理后,春节前夕老人的神志恢复,体温逐步下降,老人的家属在除夕当天专程来到急诊科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并祝大家新年快乐。三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武东鑫一直没有回过长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节假日坚守岗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武东鑫说,“来自患者和家属的祝福,让我充满温暖,也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医疗救治和照护工作中要继续努力、更细心”。
夫妻双双除夕值班,为了患者的安康无悔无怨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医务部工作人员苏航和丈夫林闯医生的老家都在东北,林闯是该院骨伤科医生,苏航是行政科室的工作人员。
今年除夕,夫妻二人都在医院值班。苏航说,“春节期间在岗位上忙碌的医护家庭很多,我们并不是个例。虽然不能回家陪亲人过年,但是为了患者的安康,我们无悔无怨”。

除夕早上7:30开始,林闯按惯例与同事一起查房。上午9点左右,林闯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并为患者家属详细解答患者病情。忙碌的过程中,林闯多次接到通知,去急诊外科会诊。除夕晚上8点,林闯再次开始“查房”。
苏航和林闯都说:“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和医院里每一位值班人员一样,都希望能保障好每一位在院病人的健康,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新春佳节意味着依旧要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春节期间,广中医深圳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等科室正常开放;各个科室的住院病房均有科室主任带领医护人员值班,保证了患者及时就诊、有序就医。向坚守在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致敬,致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努力的人。
(审核:刘屹龙)
(责任编辑:陈雅思)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