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引发广泛关注。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公布了深圳这两大产业的“家底”。

林毅介绍,深圳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有“两个一”:第一个是有一支专业的产业队伍,组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以专业、精干队伍推动产业发展。第二个是有一批优质的企业,全市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林毅还列举了一批深圳企业的鲜活案例,包括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腾讯混元、华为盘古位居前列;在垂直大模型领域,思谋科技、晶泰科技、北科瑞声、元象凭借出色的产品体验成为机器视觉、AI制药、智能语音、3D视觉领域垂类模型“领头羊”;还有不下雪的深圳,培育出全球唯一的庭院扫雪机器人企业汉阳科技,产品畅销欧美。
此外,深圳机器人“天团”也已崭露头角,7家企业入选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近1/4,同时,汇聚了乐聚、众擎、逐际动力、优必选等整机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林毅在发布会上透露,接下来,深圳将向企业发放最高60%、最高1000万元的“训力券”补贴,以及模型券、语料券、场景补贴等。“今年市区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政策资金,3月起接受企业申报,欢迎广大企业关注。”
此外,近期深圳还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对开放应用场景、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专用数据集、提升规模化制造和应用能力等予以精准支持。同时,还将在全市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项,鼓励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进行协同攻关。

来源 /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 /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