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决策部署,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以低空基础设施引领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罗湖区率先发布《罗湖区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全面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6年,全区低空基础设施规模达到100个。

  罗湖区按照“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跨域融合”的要求,体系化构建低空起降设施体系,构建大型起降枢纽--中型起降场站--小型起降点的三级起降设施体系,支撑文旅观光、空中交通、无人物流、公共治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全维度应用场景。

  5大类10项任务全力打造载人、载物、无人机公共服务起降点“三张网”

  1、打造覆盖多元场景的载人起降点网络。

  ①文旅观光类,依托东湖公园、翠湖文体公园等公园及各类公共文旅资源,布局文旅观光类载人起降点,联动户外、商贸、珠宝、婚庆、体育等综合消费场景。

  ②空中交通类,盘活既有的直升机起降点,开通市内、城际商务包机和常态化空中交通航线,谋划布局文锦渡口岸等跨境直升机起降点。

  ③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类,拓展既有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类起降点服务功能,实现平急两用。

  ④应急避难临时类,依托具有室外体育场或其他开敞空间的学校布局应急避难临时起降点,建立多方协同联动保障机制,支撑应急场景下的直升机、无人机等起降及人员、物资转运任务。

  到2026年,载人飞行起降设施达到32个。

  2、构建彰显罗湖特色的载物起降点网络。

  ①医疗物流类,依托中心医院和大中型社康等,布局无人机医疗物流起降点,开展医疗检验检测样本运输、医疗物资调度等。

  ②生产性物流类,围绕黄金珠宝、海鲜等“急难险贵”高附加值货物布局生产性物流类起降点,在口岸谋划布局跨境物流无人机起降点。

  ③即时配送类,在“五大商圈”布局即时配送商圈起降点,辐射周边公园、景区,布局即时配送末端节点(智能起降柜),构建“1+N”即时配送网络。

  到2026年,载物飞行起降设施达到48个。

  3、完善协同共享的无人机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政务无人机运行监测平台,统筹全区无人机政务使用需求,提升使用效率。

  到2026年,无人机公共服务类起降点达到20个。

  4、推进低空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推动eVTOL起降点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探索推进城市治理起降点与通信铁塔、多功能杆等市政设施复合建设。

  5、建设低空飞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预警、反制设施设备,支撑保障应用场景。率先开展全市低空安全管控阵地试点。

  到2026年建成低空安全管控阵地5处。

  实行分级分类建设,以社会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

  对不同类别、不同能级和规模的起降点,采用政府(国资)投资或市场化投资的建设运营模式。

  1、政府(国资)投资建设。对全区低空经济发展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的枢纽类载人起降点,以及医疗救护类、应急救援载人起降点原则上由政府(国资)投资建设,作为公共设施向各类运营主体开放。

  2、市场化投资建设。一般的载人起降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医疗物流类、生产性物流类、即时配送类起降点、无人机公共服务类起降点,由运营企业自投自建。

  发展低空经济,打造“天空之城”,罗湖未来可期!

  审核:许云敏

  编辑:黄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