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即时通讯、移动互联……

  和过去相比,

  如今的孩子与家长,

  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少孩子会在朋友圈

  屏蔽自己的父母,

  有些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近况,

  只能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另一个人,

  去接近孩子。

  ↓ ↓ ↓

  深圳有一家长

  因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了自己,

  只能佯装成女孩,

  “潜入”儿子社交平台上一探究竟。

  但不探还好,

  一探着实他让吃了一惊。

  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需要将自己的日记本上锁,手机密码、指纹解锁、屏蔽朋友圈等方式锁住了秘密,也似乎阻断了跟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近日,深圳某论坛一关于“如今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父母”的帖子引发深圳家长共鸣并热议,家长纷纷叫苦称“自己也被屏蔽”,也有不少家长因此反思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

  “潜入”社交平台后发现儿子常感孤独

  记者从帖子中了解到,家长熊先生与妻子离婚后,儿子小彬(化名)由他独自照顾。因缺乏母爱,再加上熊先生的管教方式过于严厉,离婚后,熊先生和小彬便产生了隔阂,父子二人的关系日渐疏远。2017年,小彬读初三后开始逃课,时常卷入斗殴事件中。此外,小彬渐渐不愿意上学,近期在外游荡了大半个月,令熊先生忧心忡忡。

  由于小彬在社交平台屏蔽了自己,为了解孩子的内心,熊先生只能佯装成女孩,加了小彬QQ好友。熊先生从小彬的QQ空间记录看到,除了一些生活琐事,小彬的大部分留言都充斥着无助和孤独。儿子的一条“感觉自己好像孤儿”的QQ动态,让熊先生伤心不已,发觉原来自己跟孩子之间隔阂很深。

  网友:

  家长还是太操心

  该帖子一经发出,引发不少网友共鸣。很多网友表示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父母已成当下常态,家长应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孩子才能对家长敞开心扉。有网友表示:“其实家长只是想通过朋友圈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内心世界,但他们每次一看到孩子出去喝酒或玩得太晚,又实在忍不住多说几句。说白了,还是太操心。”

(来源:腾讯社交广告子女父母关系研究)(来源:腾讯社交广告子女父母关系研究)

  针对熊先生佯装成女孩“潜入”儿子社交平台上一探究竟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网友探讨。有网友认为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也有网友认为“孩子屏蔽家长,多半是家长做得不好。如果仅仅是为了保护隐私,也可以理解。但是未成年的孩子,还不具有完全的隐私权。家长有监护责任,就有比正常更多的知情权利。”

  家长:

  想从朋友圈了解孩子真实想法,却发现自己被屏蔽

  无独有偶,陈女士的女儿今年高三,正是全力冲刺高考的阶段。为此,陈女士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和内心世界。陈女士一直觉得自己十分了解女儿,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点开了女儿的朋友圈,发现一片空白时,才觉得“原来孩子在提防我啊”。“我当时还觉得奇怪,怎么是一片空白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孩子屏蔽了我,那时候还挺失落的。”陈女士表示,“其实我也不评论她(孩子),就是时不时看看,朋友圈能反映她最真实的一些想法。有时候觉得她想法有点偏激了,我就在吃饭的时候跟她聊一聊。”直到现在,陈女士也没问过女儿,为什么要屏蔽自己。

  高女士和陈女士的情况一样,但她的儿子只屏蔽了自己,却没有屏蔽她丈夫。从发现儿子屏蔽自己后,高女士就会时不时借助丈夫的微信了解一下儿子的动态。“其实我知道,他就是嫌我每次总看他朋友圈唠叨他。但我没辙呀,儿子大了,有些事情喜欢憋在心里,也不跟我说。朋友圈是我唯一能获得他真实想法的途径了。”高女士无奈地说。

  “95后”:

  随口一句吐槽爸妈总当真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95后”,他们大多数表示会屏蔽父母或选择性屏蔽父母。神准(网名)是1999年出生的,当他刚开始用微信社交平台时,并没有把妈妈屏蔽,但如今他朋友圈的大门彻底对妈妈关上了。

  说起为什么彻底屏蔽妈妈,如今上大学的神准依旧记忆如新。高中时,神准有一天上素描课,当时他觉得自己画得很差,便发了一个朋友圈“吐槽”道:“画到想死。”“然后我妈就在朋友圈评论我‘孩子,不要想不开!’她评论完,马上就过来私聊我,就‘我想死’这个话题,教育了我好久。”说到这,神准脖子一缩,一摊手,表情无奈。“父母那一辈会想太多,现在年轻人都流行吐槽,我们只是一句玩笑话,说过就算了。但如果给父母看到,他们就会大惊小怪。”神准说。

  “没有彻底屏蔽,但是会有选择性地让他们看到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东西。”蔡同学解释道。蔡同学有了女朋友后,喜欢在朋友圈“晒幸福”,父母看到后就会刨根问底。“女孩是哪里人?哪个班?成绩怎么样?”蔡同学模仿着妈妈尖声细语的腔调说。“查户口”式的评论让蔡同学忍受不了,从此以后,但凡觉得会引起妈妈刨根问底的朋友圈,他一律不给妈妈看到。

  专家:

  应通过点滴行为建立信任打通沟通渠道

  深圳市教育培训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王庆国教授很理解熊先生的做法,但其认为熊先生佯装成女孩潜入儿子社交平台的做法不可取。同样,儿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自己的父亲,也是一种不提倡的做法。

  王庆国认为,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父母是双方之间关系不够好的象征。父母与孩子重塑亲情,需要双方慢慢经营:父母要通过点滴行为与孩子建立信任,打通沟通渠道;不要强求探寻孩子内心世界,更不要“以爱之名”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应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与孩子建立起朋友的关系;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而不是用挑剔眼光在孩子身上“挑刺”。

  深圳市妇儿中心阳光家长项目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刘学认为,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屏蔽父母的行为是在乎父母的一种表现。“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两代人的观念和思想也不同。代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看家长和孩子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刘学表示:“孩子不想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暴露在父母面前,一是怕引起父母担心,二是担心父母对自己造成干扰。”刘学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发现,孩子大约从五、六年级开始到大学阶段,都会出现在社交平台屏蔽父母的现象。刘学认为,家长要尽量理解和支持孩子,把握好孩子成长发展的大方向就够了,不要在小事上纠结。

  网友怎么看:

  有的人表示理解,

  因为他们自己也屏蔽了

  有的人则表示从不屏蔽

  你们的朋友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