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津▲王津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文 杨少昆/图

  6月23日,深圳钟表展的“时光书吧”展位迎来了两位“故宫男神”——《我在故宫修钟表》的王津与亓昊楠师徒二人,他们与主持人、钟表文化专家常伟共同谈论了精彩的“故宫钟表的故事”。据悉,这是为期4天的“深圳时间文化周”的重磅环节。

  本次时间文化周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承办,以“时间”为主线,结合深圳产业集群优势,全方位解析“时间文化”,倡导全社会共享“时间艺术”。

  深圳ZAKER和网易同步直播了该次活动的全过程。

  大国工匠征服观众

  两年前,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走红。因为这个契机,紫禁城深处不为人知的文物修复者的日常工作被公众所知。其中,人气最高的是钟表组王津师傅,他被网友誉为“故宫男神”,因为他那“温暖而谦逊,执着而内敛的大国工匠气质”彻底征服了观众。

  目前,王津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钟表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大国工匠”称号。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众多粉丝求合影。活动当天的对话中,腼腆内敛的王津师傅告诉听众们,故宫修钟表的工作绝对不像大家在片子里看到的那么光鲜,反而是非常枯燥和寂寞的,而师傅们付出的汗水和心力更是看不到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以前王师傅连徒弟都招不到。不过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片子走红,现在应聘故宫修复工作的年轻人像潮水一样涌来,最近王师傅又收了三名新徒弟。

  王津认为,深圳钟表展能够从时间文化切入是很好的想法。钟表文化内涵博大,关乎政治、经济、宗教、科技等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让人们首先感受钟表文化的魅力,再来认识具体的钟表就更加容易,也会更加深入。

  修复让钟表“从死到生、从静到动”

  坐在王津身旁的亓昊楠是王津的爱徒,目前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文物医院古钟表修护室负责人,古钟表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这位“80后”看起来是一位时尚小伙,很难想象他可以十多年来在故宫默默地和蒙尘的文物打交道。亓昊楠说,钟表修复是一个让文物“从死到生,从静到动”的过程,“表得能动、能转,这才叫修好了”。亓昊楠透露,修钟表真正最难的是最后的调试:“所有工序都完成了,但装上就是不走。这就得拆了重新检查,有时候一个小毛病能琢磨上几天。”

  谈到“时间文化周”活动,亓昊楠认为,传播时间文化非常重要,因为钟表代表的时间文化中蕴含了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和人类精神思想,传播做好了会对钟表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亓昊楠介绍,前段时间由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共同推出的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记录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携手修复钟表文物的合作历程,这样的时间文化传播就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