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发新华社 发

  深圳晚报记者 马超

  凌晨3时,正在熟睡的梁女士被一阵急促的短信铃声吵醒。半梦半醒的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顿时很生气:手机收到6条赌博推荐短信……

  不少市民受骚扰短信困扰

  梁女士来深圳已经有4年时间了,最近,她感觉骚扰短信比以前多了很多。“基本每天都会有几条,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涉黄、涉赌、买卖发票、买卖物品等信息。”梁女士说。“我的睡眠质量很不好,入睡基本要半个小时左右。每次被吵醒拿起手机看到是骚扰信息,气得更睡不着了。”

  深晚记者翻看梁女士的手机后发现,里面绝大多数短信都是骚扰信息,其中通过手机号发送的较少,绝大多数是通过iMessage发送的,发送方为邮箱号。

  其实,有这种烦恼的不仅是梁女士一人,深晚记者随机调查发现,不少市民表示曾收到各类骚扰信息。“这些骚扰信息的确很烦人,而且我不敢给他回复说别发了。毕竟现在骗子诈骗方法很多,万一回复后默认我开通了什么东西就更麻烦了。”家住下梅林市场附近的市民肖先生表示,自己手机里面也有一堆骚扰信息。“希望有关部门多开展几次整治骚扰短信的行动,在每次行动后这些骚扰源都会‘老实’很多。”市民李女士说。

  iMessage骚扰短信难管理

  遇到这种骚扰信息应该如何处理呢?深晚记者就该问题采访了深圳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深圳通管局”)相关负责人。他表示,深圳通管局一直在加强实名制常态化管控,严查各类骚扰信息。

  针对通信骚扰高风险号码,深圳通管局督促基础电信企业及时进行查证,一经核实立即关停。该负责人表示,针对“95、96、400”等高风险码号资源,深圳通管局督促各基础电信企业按照“谁接入谁负责”原则,严格开展语音线路和用户资质审查,严禁为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提供线路资源和业务接入。“也就是说,如果信息里面含有涉黄、涉赌、卖发票等敏感字眼的,基本是发不到市民手机里面的。”

  那么,为什么梁女士的手机还会收到那么多带有敏感字眼的骚扰信息呢?该负责人表示,这和梁女士使用的手机有很大关系。“她收到的这些信息并不是通过三大运营商发送的,而是手机系统自带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他表示,因为发送短信、图片、视频不需要成本,只要市民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且收件人使用的也为苹果设备,对方就可以通过iMessage发送信息,且不需要支付运营商费用。“这种即时通信软件让三大运营商和深圳通管局很难进行管理。”他表示。

  市民如何才能减少收到骚扰信息?深晚记者了解到,市民可以在手机上安装手机管家等软件,并开启拦截骚扰信息、骚扰电话的项目,这样就可以拦截大多数骚扰信息。此外,移动用户还可以发送“KTFSR”到10086开通拦截高频骚扰电话的工具——绿盾。此功能目前只有中国移动在推出,并免费,开通后,疑似诈骗、违法犯罪、响一声、骚扰电话、广告推销、房产中介、保险理财、教育培训、招聘猎头等骚扰电话都会离市民远去。如果遇到iMessage骚扰信息,市民可在手机“设置—短信”里关闭“iMessage信息”即可。

  律师:希望尽快出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齐岩冰表示,早在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便出台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要求,未经接收人事先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否则,接收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予以制止,也可以向主管部门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制订中,现有法规对于商业性骚扰信息的界定、管制和处罚的规定少之又少,无形之中助长了不良商业信息提供者的嚣张气焰。”齐岩冰说,希望可以尽快出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一方面清晰界定违法商业信息的概念,及其传播推送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特别是非法获取、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从事未经许可的骚扰性推送,要从严惩处,另一方面对于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各式软件平台,要有更加明确的责任要求,严厉打击助长、放任骚扰信息泛滥的失职行为,直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