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

  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安全问题,在深圳市“两会”上引发关注。市人大代表陈芸向市六届人大八次会议提交建议,呼吁有关部门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监管的同时,也要“堵”“疏”结合,对电动车做好路权规划,适当增设电动自行车道,让“骑手”有路可走。

  虽然深圳近年来大力推行“限电”政策,但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兴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并未明显减少,在原特区外一些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区域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日益壮大的电动自行车“大军”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荷,而且与小车争道、与行人争道的矛盾日益凸显,电动车“骑手”们在禁行区域行驶、驾驶超标或无证的车辆上路以及违反交规超速驾驶、闯红灯、逆行等情况屡有发生,成为严重影响道路行车秩序和道路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据统计,近几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占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四成左右,死亡人数也约占死亡总人数的四成。

  电动自行车本是环保、便捷的代步工具,为何会成为交通安全的重大威胁?市人大代表陈芸在分析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深圳虽然对电动自行车的行驶范围、车辆技术参数等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但现实是,市面上一些商家为了增强电池续航能力,违规对电池进行超标设置。同时,目前深圳绝大多数的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绝大部分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共同设置,没有电动自行车行驶的专门道路,容易导致电动车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碰撞。此外,当前很多电动自行车往往人车证件不统一,驾驶人缺乏培训,交通规则意识淡薄,也很容易出现违规行驶的情况,导致交通事故,伤害自己或者他人。

  如何防止电动车“骑手”变马路“杀手”?

  陈芸代表建议交警局、交委联动,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道路规划,适当增设电动自行车道,让电动自行车有路可走。二是加强无证车辆和超标车辆行驶的查处和清理。三是加强禁行区域的巡查和管理。四是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安全驾驶意识。五是加强驾驶人员的交规培训和违规处罚。六是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痛点,减少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