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和广州、深圳等大湾区相关城市气象局领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气象专家共聚一堂,以“聚力气象发展,共护湾区安好”为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安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警预报中心)发展壮大建言献策。此次研讨会的举行,也代表着在中国气象局、深圳市政府指导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合作举办的预警预报中心正式运行。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全体参会代表合影)

  “双中心”联动护佑湾区高质量发展

  12月12日,预警预报中心(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正式获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预警预报中心选址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与深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同址办公,有助于建立与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双中心”合作机制,将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新成果与预警预报中心业务进行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青致辞)(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青致辞)

  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延青在13日举行的研讨会致欢迎辞时表示:预警预报中心的成立是中国气象局、深圳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定的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成果,更是深圳气象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预警预报中心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局和气象长远发展需求,将加强科技引领,推动开放合作,提升气象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民生幸福的基础性公益性保障作用。

(广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旭东致辞)(广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旭东致辞)

  预警预报中心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广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旭东作为首任理事长在研讨会上寄望预警预报中心将湾区气象发展融入全国气象科技发展大网络,区域数值预报列入国家数值天气预报发展框架,自主创新,同步发展,形成湾区气象发展的强大后盾,推动湾区气象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融合,成为湾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气象科学与城市群需求耦合、与先进技术融合、民生安康有获的发展之路。

  “双区驱动”预警中心使命重大

(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副司长王建林致辞)(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副司长王建林致辞)

  中国气象局科技司副司长王建林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气象局将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科技发展,纳入全国气象科技工作计划重点支持,在项目申报、验收、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保障湾区气象申请更高等级的研究项目,大力扶持预警中心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气象研发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王建捷作报告)(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王建捷作报告)

  国家气象中心王建捷主任在研讨会上系统阐述了气象预报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她表示,预警中心的成立将为我国气象事业构筑“业务--科研--再业务”的良性循环发挥引领作用。

(预警中心主任万齐林作报告)(预警中心主任万齐林作报告)

  预警预报中心主任万齐林在研讨会上介绍了预警预报

  建设的意义、定位与方向以及发展目标与任务。他说,粤港澳大湾区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频发,是气象灾害的高敏感区,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导致灾害影响产生放大效应。提升大湾区综合防灾减灾水平,为湾区安全运营提供国际先进的精准气象服务,是护佑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预警预报中心将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的快速同化系统和高分辨率模式系统,建立国际先进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各界看好预警中心发展期待未来大有可为

与会嘉宾了解预警中心建设情况(前排从左至右:常越、许小峰、庄旭东、王延青)与会嘉宾了解预警中心建设情况(前排从左至右:常越、许小峰、庄旭东、王延青)

  在研讨会当天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科研院校、高校以及各地气象部门的嘉宾从多个角度共同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创新发展的思路与看法。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寄望预警预报中心能进一步探索面向业务、面向需求的机制,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在目前全球气候预报系统中的数值预报模式等业务方面有所创新,走出一条特色道路为全国气象事业创新做出贡献。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陈栢纬对预警预报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预警预报中心的成立对香港气象业务发展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帮助。香港目前正致力于推动与深圳相邻的河套区域发展,预警预报中心的成立只是开端,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在技术层面能够有更深入合作。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代处长刘英伟表示,预警预报中心将是三地气象部门的重要交流平台,将对三地气象人员的成长、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三地气象部门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三地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曾沁表示希望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多方协作的网络空间,未来期待能够与预警预报中心在数据资料同化和信息监测等方面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平台。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的与会代表均表示,将结合自身院校的科研特色项目,进一步加强与预警预报中心的人才培养、成果转化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将预警预报中心打造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机构共同努力。

  深圳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牟林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大好形势,以及在深圳打造海洋城市的大背景下,预警预报中心在海洋气象服务、海洋环境保障等方面大有可为。

  佛山市气象局副局长炎利军结合佛山刚刚发生的一起火灾在研讨会现场对预警预报中心提出服务需求,他希望未来预警预报中心能在灾害链的监测预警,以及对流尺度监测预报技术上有最新的产品能在业务服务中应用,为守护当地城市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晓鹏认为,如何打通科研到业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困扰学术界,粤港澳三地借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率先成立预警预报中心,在气象需求日渐增大的背景下,业务前景看好。预警预报中心未来在通航应用、海洋服务等气象个性化需求方面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