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19日,深圳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两天“0新增”,留言区一片欢腾。

  ▽

  事实上,从2月4日开始,深圳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大幅回落,2月9日起进入“个位数”,16、17日连续两天只新增1例。

  与此同时,痊愈出院患者则在不断增加。2月17日有21人出院,达到最多的一天。2月3日以来已经连续18天有人出院,连续11天超过10人,累计达到199人。

  ▽

  但我们还远不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

  到目前为止,深圳确诊患者中,大部分都与输入病例或疫情发生地有接触史。

  随着复工加速,“人潮”大批返深,战“疫”进入到关键阶段。深圳仍然必须多管齐下、严防死守,坚持“早、集、实”三字诀。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

  为此,深圳要继续“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层层设防,全力防范疫情扩散。

  ✎ 第一道防线:守住深圳出入口

  在全市“两站一场一码头”和出入主干道设置101个卡点,医疗、公安、交警对入深的车辆、人员进行全面体温检测,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 第二道防线:疾控体系“三级联防”

  在市内,覆盖全市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要保持高效运转。该体系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区疾控中心为骨干,100多家医院防保科、街道预防保健所和600多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底,与多部门联防联控。

  武汉出现病例后,深圳迅速在49家发热门诊“布下重兵”,24小时预检分诊,设立独立的隔离观察区。从1月31日起,发热门诊开始对有疫区关联史等三类发热重点人员进行核酸大筛查。2 月11日起,核酸检测扩大到了所有居家和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

  ✎ 第三道防线:社区封闭式管理

  • 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

  • 近14天内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100%居家隔离;

  • 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100%实行集中隔离;

  • 小区住户进出100%实行双向体温检测;

  • 对出租屋房东和承租人,要100%宣传到位、联系登记、落实责任……

  通过“i深圳”自助申报系统和全市统一的24小时家庭医生服务平台,遍布全市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也要发挥“管家”作用,对社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动态健康监测和管理,第一时间将出现早期症状的人员转送集中收治医疗机构诊治和初筛。

  “集中收治”是抗击“非典”时留下的宝贵经验。

  面对“新冠”疫情,深圳依然要坚持“集”字诀,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举全市之力救治确诊患者特别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 集中患者:以市三医院为龙头

  指定市、区29家公立医院作为全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集中收治医院,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疗和筛查。

  指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全市确诊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接收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符合临床分型为重症和危重症疑似病例。

  ✎ 集中专家:全市专家支援“三院”

  深圳已成立市级重症病例医疗救治专家组,“坐镇”市三医院,指导重症和危重症病例集中救治工作,并从全市医院抽调了重症医学、呼吸内科、传染科的“精锐部队”进驻市三医院支援。

  ✎ 集中资源:口罩、防护服优先给一线

  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内紧急调配N95口罩、防护服、医用口罩、ECMO机、呼吸机等医用物资和设备,全面保障一线医疗救治单位的临床需求。

  ✎ 集中治疗:腾空普通床位

  市三医院腾空1100床位,并对接省医疗专家组远程会诊平台,集中精力开展患者的救治。

  在市三医院,1000多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与病毒斗争,与时间赛跑。

  在参考“国家指南”“广东指南”的基础上,医院集结深圳市、广东省的专家以及钟南山院士团队的集体经验与智慧,形成了“深圳版”诊疗方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策”。

  在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的情况下,针对重症患者普遍存在下呼吸道持续高病毒量的问题,率先采用患者恢复期血浆或特异性抗体对危重症、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并初见成效;对确诊患者在发展重症早期及时进行氧疗;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稳定和改善患者病症……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过的44%确诊患者痊愈出院,危重病人数减少过半,重症病人大幅减少。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深圳必须坚持“不打无准备战疫”的思路,提前研判、科学应对,确保救治有力有序。

  庆幸的是,“非典”过后,深圳在传染病防控上不断投入“重兵”。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创建成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全市SARS,H7N9流感等传染病救治工作,拥有一支常年战斗在临床一线的队伍,为这次疫情救治积累了深厚的人才储备。

  去年12月底,当武汉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消息传出后,市三医院及时全面梳理专家团队、分析研判疫情发生发展态势,系统性做好物资、人员、技术储备,并积极筹备组织领导、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后勤保障等工作,1月8日开展不明原因肺炎实战应急演练,全院进入“战时状态”。

  在医疗保障上,疫情一冒出苗头,深圳就规划准备了5100张定点床位应对疫情发展。

  1月28日,深圳启用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禾正病区、深圳大学总医院等“第二病区”,承接核酸检测阴性但仍需留观和治疗的患者,缓解市三医院的压力。

  救治费用也及时保障到位,让病人无“后顾之忧”。深圳市医保部门提前将医保费用拨付至患者集中收治和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视疫情发展及时追加。患者治疗费用除医保支付部分外,由政府财政“兜底全包”,确保不出现因医疗费用问题而延误患者救治的情况。

  “零增长”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随着数百万人口返深,深圳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来深返深人流、企业复产复工、大型超市人流增加、城市运行保障……疫情防控的每个方面,都进入关键阶段。

  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前对人员返深高峰“防御战”、复工复产“攻坚战”做好作战规划,制定了复工复产防控工作方案和相关指引,应隔尽隔,应收尽收,精准应对。

  一批应急院区也正在日夜兼程地加紧建设中。

  1月23日,位于光明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已在医院二期项目用地上启动建设临时发热门诊和100张病床的临时留观病房,目前已经分批启用。

  位于宝安区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也紧急建设应急隔离病房,预计2月23日完成整体项目,届时将可提供25间隔离病房,其中15间为重症病房。

  1月31日,深圳还紧急规划启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应急院区建设,近期即将完工,可新增床位1000张。深圳市卫健委也组建了首批220人的医疗团队,随时可以进驻二期应急院区。

  面对接下来更艰巨的重担,我们要丝毫不放松,敢于接,更要接得住!

  深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审核:陈珂珂)

  (责任编辑:黄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