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深圳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主体钢结构封顶仪式在位于罗湖区解放路的项目现场顺利举行。

  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周兆翔,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乔恒利,深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部指挥长孙艺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副署长黄旭及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工友代表参加仪式。

  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将继续精诚合作、精心组织,严格落实市建筑工务署的项目管理要求,充分满足市公安局的使用需求,恪守契约精神,全力以赴打赢项目建设收官之战。

  周兆翔副局长在致辞中对市工务署和各参建单位在疫情期间突破重重困难,推动项目成为罗湖区首批复工项目表示赞许,未来将继续与各方加强协作、同心勠力,为深圳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乔恒利署长对项目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工作表示肯定,对项目精心谋划、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前10天实现主体钢结构封顶表示祝贺。乔恒利署长希望项目组和各参建单位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实现今年9月底竣工验收的目标,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精心组织筹划,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二是要坚持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示范工程;三是要严守安全底线,推动项目顺利建设。

  关于深圳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

  深圳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解放路4018号公安局大院西北角,总建筑面积25821.81平方米,地下四层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上六层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市公安局新一代现代化信息枢纽中心、决策指挥中心和“城市安全大脑”,开启深圳公安系统科技执法新时代,推进“平安深圳”夯实发展基石。

  创新引领

  项目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创新采用EPC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管模式,同时,还采用全过程全专业正向BIM设计,专项突破层层困难,打破设计-施工两套模型,真正做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解决生产流程和建设项目组织之间的对立矛盾,让信息化手段真正创效。项目还引入INSAR卫星监测手段,全面掌握基坑区域地质变化的历史数据,有效管控基坑周边沉降位移等质量安全风险,不断提升作业环境安全水平。

  除创新模式应用外,项目从钢结构深化着手,优化节点设计,合理分段。施工阶段,项目开拓性地研发了快装快拆的支撑体系,合理组织垂直水平运输资源,并应用BIM技术反复施工进行模拟,择取最优方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仅用两个月完成地上六层连续大跨度桁架的安装,实现了疫情特殊时期下的快速复工、快速建造。

  设计亮点:

  外观: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金属线条,正立面展露钢骨结构,侧立面装饰建筑石材,尽显公安干警刚正不阿、庄重肃穆的精神气质。

  结构:34米大跨度钢结构无柱办公空间,满足指挥中心迭代更新的空间重构;极度安全的钢结构建筑体系,可抵御8级强震;坚实可靠的防御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恐怖袭击活城市灾难。

  智能:项目集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停车及车位引导系统等多个智能化系统,让建筑更人性、更智能。

  绿色:建筑全局设计融合绿色理念,采用屋顶绿化、Low-E玻璃、可循环材料、污水处理等十多项绿色技术,实现项目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施工难点

  • 基坑深度大,建筑密集区环境复杂。

  项目深基坑达20米,周边建筑密集,多为天然地基浅基础,基坑安全风险大。

  • 场地狭小,土方外运和材料设困难

  项目身处建筑密集区,仅有一个出入口,导致无法形成环形道路,严重影响土方外运。

  • 旧建拆除、管线拆改和新旧建筑接驳

  项目设计拆除部分既有附楼地下室车库,和大量管线迁改工作,给工程前期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项目建成后需与既有附楼进行连接,防水施工工艺复杂。

  • 多标段、多专业穿插施工,管理难度大

  7月份开始,主体建筑与信息化标段将交叉施工,且参建单位众多,穿插施工管理难度大。

  接下来,市建筑工务署将继续改革创新,积极谋划,稳保安全的同时狠抓生产,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共同将深圳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精品工程。

  责任编辑:陈亚杰

  审核:刘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