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央行发出降首付、降利率、放松限购等一系列“史诗级楼市利好政策”以来,多个城市积极响应,跟进落地相关政策,同时因城施策优化当地楼市政策。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截至5月28日,全国明确发布政策文件执行15%首套房首付比例的城市已经超过200个,累计超过250个城市已经明确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全国累计已经超过80%城市开始落地执行“5.17新政”。

  深圳市5月6日发布了分区放松限购的政策,同月28日又跟进全国史诗级利好政策——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30%调整为20%,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40%调整为30%;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原来的LPR-10BP调整为LPR-45BP,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原来的LPR+30BP调整为LPR-5BP。

  五月初的放松限购政策已然带来房地产行业内部大的信心提振,有项目开盘日光,有项目通宵看房,更有甚者回收折扣。根据乐有家数据显示,新政后首个周末客户看房量创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点,相较4月周末看房量翻倍增长。

  从乐有家门店二手成交量来看,新政后首个周末(5.18-5.19),相较4月周末也呈现翻倍增长,创下2021年以来最高点,市场热度明显提升。

  市场热度明显提升,客户抄底上车的决心加强,全区域的“去库存”运动已然高举高打,热火朝天的开展。

  近期政策松绑力度、放松频率极为罕见,对市场信心的提振效果明显,有助于延续近期回暖的市场,带动市场逐步企稳。

  其实,人才房自去年下半年起也在思索如何去库存,就在去年8月网传的增加第三、第四队列的消息也最终落地。

  和之前的申请条件的核心区别就是,第三队列放开到专科学历,而第四队列也放开给了3人家庭申请三房户型。

  2023年最火的可售型人才房,新城华苑的销售额占了大头,如今该项目三期人气大不如前,从一期申购量9780户到如今的1694户,热度也是急剧下滑。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深圳还有13000多套人才房尚未入市,又是一个配售大年!

  再来看看安居房,其实从2023年开始,安居房产品货量供应急剧加大,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供应套数已超1.7万套!

  特别是今年入市的二个价格较高的安居房产品,项目销售也明显感受到了压力,邻里家园项目货量仅256套,但最后购房家庭的轮候库编号也去到了18万后;山樾湾花园项目第一批次去化798套,购房家庭的轮候库编号已经来到了18.8万,第二批次仅去化310套,最后购房家庭的轮候库编号“几近穿库“!整个轮候库目前库内人数189691人(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3日),可以想象去化的压力之大!!

  安居房配售之路该何去何从?

  目前政府在人才房去库存的配售政策方面已经有一定的调整放松,那么对于安居房,在未来供应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完成安居房项目的配售也必然成为重点和难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待售安居房供应总量超2万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待售安居房供应总量超2万套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最近的一次安居房(深房光明里、龙华缙熙园、光明贤德瑞府 )选房结束,1077套安居房,卖了232套,整体去化率只有21%。除了深房光明里(总房源67套)火爆外,其他两个十分不理想。

  另外,南山最大安居房项目——山樾湾花园已经启动第三批次的配售,公告里出现的一条耐人寻味的细则,不提及“常态化”配售,而是说结合项目情况开展后续工作。

  所以,政府部门可能已经提前意识到安居房产品在去库存之下的压力,特别是价格较高的安居房产品,他们往往地段好,配套丰富,且自身产品打造也不错,如果在轮候库家庭短时间无法去化库存的情况下,如何立足民生保障,避免公共资源过度浪费,真正助力深圳打造“住有宜居”民生幸福标杆,将成为解决安居房库存问题的关键之道。

  关于安居房去库存,你怎么看?(单选)

  1. 没必要去库存,让安居轮候库家庭慢慢申请
  2. 开放给库外家庭申购,避免公共资源浪费
  3. 政府出资收购为公租房或保租房
  4. 转为可售型人才房价格不变
  5. 其他

  审核:吴欢

  编辑:王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