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全国首创!
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破解传统行政执法难题
……
福田区出新招!

福田区于全国率先推出数字文体执法平台,该平台设置执法管理、数据管理、商家管理、近期执法公告4个模块,集现场取证、信息查询、分级监管、双向管理于一体。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行政检查全流程在线处理、数据全留痕和闭环监督。
1
直连公安部CTID
提高传统执法效率
针对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主体责任合法性确定难、人力和时间成本高、主体责任不清(如法人不在、使用临时工)、主体难固化(换人,没收到或签名作假)等问题,平台创新采用静默活体人脸识别技术、直连公安部CTID可信身份认证实时认证机制,设置商家端、管理端端口,使用该平台的商家和执法人员均需刷脸进入。
这一技术保证了执法人员和执法对象的身份合法性,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目前平台人脸识别正确率达99%,相较传统执法检查平均耗时29分钟,平台执法提速1.57倍,并可生成2份合法有效笔录,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


2
实施证据管理电子化
破解传统执法留痕难
针对传统执法文书易遗失、证据难固化、场景难回溯等留痕难问题,该平台集现场取证、信息查询、监督检查于一体,实现证据电子化管理、行政检查流程全程在线处理。
完成法人实名认证授权的商家,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刷脸上传企业信息、营业日志、隐患自查、巡查通告、安全生产管理等资料。有权限的执法人员可刷脸进入平台,开展现场检查和远程勘验,平台通过“数据统计、执法记录”等模块记录执法信息。每个案件皆为唯一编号,内容不可篡改,可实现执法检查全留痕、记录随时查询、证据永久追溯,避免撕毁遗失,大幅挤压了违法空间。


平台还运用现场实名、有效授权、结果反馈、场景对应、法理延续等模式,创新普法宣传,直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企业法人和管理者,以强有力的实时监控,形成闭环文化执法监督体系。

3
建设双向沟通应用机制
破解传统执法动态管理难
针对传统执法单向性、执法资料固化等问题,平台建立执法主体和执法对象双向沟通机制,实现行业动态管理,大幅提升了商家的积极主动性。
商家可通过平台实时上传、编辑安全生产等资料,该平台在商家提交信息基础上,通过云端动态存储、更新执法对象资料,对执法对象资料实时审核,并以一户一档形式存档商家信息。同时,政府可利用平台对商家进行动态管理、在线检索、查询审核,快速掌握商家信息,确定监管级别和检查频率,实现对市场的双动态管理。


平台实时更新数据并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实时发布工作公告、送达执法信息,在海量执法数据基础上,拓展整合其他执法应用,叠加新行业板块,例如双随机一公开、市场分类分级管理、重点场所实时监控、通过后台开放端口及时更新法律法规等。


目前该平台已运营一年有余
成功纳入2700余家文化企业
20条法律法规等行政执法内容
大幅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
有效解决了传统现场执法数字运用程度低
执法场景难回溯、动态管理难困境
得到企业高度认可与好评
接下来,福田将继续创新完善平台功能
推动行政执法服务再上新台阶!
(通讯员:罗春方、王静萍)
(审核:刘屹龙)
(编辑:颜丰庭)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