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平安银行与IDC联合编写的《中国开放银行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据悉,《白皮书》围绕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的模式、价值、现状和难点展开了论述,将平安星云开放联盟作为行业标杆作重点分析,对开放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研究。
破局之道,助开放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开放银行是以商业银行为构建主体,通过连接技术平台,将银行数据与金融服务等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以及B端与C端用户,以实现充分的数据、应用程序和运营经验共享,为各参与者的高效运营与决策提供支撑,进而形成生态共建、共生共赢的业务创新范式。

《白皮书》指出,目前开放银行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尚未建立起一个覆盖度广、系统化强的生态体系。
针对现阶段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破局之道在于探索出一套政策引领、模式创新、根植场景、共建生态的成功实践。
开放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正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建设保驾护航。
作为开放银行的核心建设者,银行需要围绕实体经济需求进行模式创新。银行需要升级风控模式,加速数据开放,对接企业数字化系统,从而实现模式创新。
企业场景是根本,银行应深入了解企业各个业务场景的运作模式、场景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潜在金融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强针对性、高敏捷性和广覆盖性的金融服务。
多方协作,推动金融服务生态化、体系化、定制化和场景化
随着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未来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式体现为生态化、体系化、定制化和场景化。
开放银行赋能实体经济需要不断完善生态体系、持续优化赋能路径,让各个参与方充分协作,共同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在此,《白皮书》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银行,需要围绕开放银行建设,强化连接用户业务场景的能力,基于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共享的能力和IT基础设施的弹性运营能力,以“有序无界生态共赢”为发展模式,为产业金融的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监管,应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是基础,加快构建开放银行标准体系,保证数据安全接入,提高开放银行的适配性。
对于生态建设,需要持续丰富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探索并优化各类参与方的商业模式,开发多样的服务方式,制定对各方有效的激励机制、权责分配等合作制度,保证生态良性运转。
聚焦小微,星云开放联盟成为生态体系的典型范式
平安星云开放联盟是平安银行在支付结算、物联网和数据建模等优势基础上,升级开放银行服务,搭建的一体化开放互联生态体系。通过整合金融资源、客户资源,实现能力的快速输入及变现,实现合作伙伴、用户、银行共建共赢。
截至目前,平安星云开放联盟已联合超200个大型服务商及互联网龙头平台伙伴,直接服务4万核心客户、2000万小微企业平台商户,提供一系列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
《白皮书》评价,平安星云开放联盟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聚焦小微企业,传输企业授权数据,成功实现基于数据帮助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价值。

审核:林兰苹
编辑:姚丹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