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第8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并且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甲流不同于普通感冒,患者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因此提早预防尤为重要。

广告

  预防甲流可从四方面入手

  说到甲流的预防,不妨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第二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第三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等,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第四,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和密闭的环境,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必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

  了解流感病程积极对症治疗

  感染流感病毒后,人们往往不会立即发病,有些人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感,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流感的“潜伏期”,多为1~3天。此时,患者可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采用药物预防,西药治甲型H1N1流感选用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或奥司他韦,中药宜选用国家卫健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推荐的连花清瘟。可用于治疗流感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感染病毒后的第3~4天,称作“急性期”,持续高烧是此时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年龄越小的患者发烧的症状越重。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咳嗽、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一阶段最具传染性,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此时可服用药物对症治疗。2009年甲流大流行期间,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在降低甲流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连花清瘟组可显著缩短甲流患者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流感症状持续时间。 

  感染病毒后的第6~10天,是流感的“撤退期”。此时,建议患者适当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这能让身体尽快复原。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服药后症状不能缓解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特别是小儿、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等特殊人群。

  此外,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鼓励轻症患者居家自我监测并及时对症用药,以避免引起疾病传播。

深呼吸 圳能量!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深圳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