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圈的“大个头”,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之相伴的,是“两张皮”现象——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高大上”,企业用不上;企业的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没有动力破解。
面对破解痼疾、“黏合”两张皮的迫切需求,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聚集在全国学会这样的学术团体中,忙碌在科技、经济两大关键词之间,力图让科技创新显露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全方位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近日,记者跟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入其所属全国学会调研,记录这些科学家提出的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头雁”“蚁群”“破冰”“攻坚”“捆绑”五大“新攻略”。
“头雁”——做汽车产业的指南针
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网联车、共享汽车等新技术、新应用、新方向不断涌现,精准抢占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持久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但要找到这个制高点,绝非一家企业能为。
作为深度参与我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和规划研究的学术团体,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挥学术研究的“头雁”作用,成为指引汽车产业方向的“指南针”。
“目前学会正在着力加强汽车科技战略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批学术或机构报告,在行业影响较大。例如,我们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经成为企业研发的参考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介绍,目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经领衔组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凝聚了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领域近300家企事业单位、机构,形成合力,联手抢占产业制高点。
与此同时,一汽、东风、长安等9家整车企业充分信任学会对技术和产业前沿的把握,联合注资11亿元成立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交由学会法人担任公司董事长,构建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应用和创新公共服务的工作体系,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价值链位势,占据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地位发挥作用。
“蚁群”——引导纺织中小企业汇成集团军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民营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介绍,我国70%的纺织企业集中分布在山东、福建、江苏、浙江、广东五省,它们贡献80%的产值,其中90%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创新需求非常迫切。“中小企业是纺织行业价值创造的主力军,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小企业不是创新的主力军。这使得一方面我国的纺织行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但中小企业如果不能积极应用新技术,很快又会被淘汰。”伏广伟说。为此,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分析行业特点,认为单个企业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形成“蚁群”的强大力量,因此“服务好产业集群,就抓住了中坚力量,能够牵动产业整体提升。”
76个服务站、102个研发中心、2个产业研究院,这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纺织产业聚集地打造的科技创新“集团军”。
以江苏盛泽、福建石狮千亿级产业集群地的两个产业研究院为例,它们引导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企业、院所及市场受益各方众筹资金,提供一站式技术研发服务以及企业诊断、成果评估、人才储备、专业培训、成果转化、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系列公共服务。
运行3年来,仅两个产业研究院就完成100余家企业资源库建设,申请各项专利20余项,制定团体标准5项,其中1项填补行业空白,产品订货金额已经超过6.5亿元。在伏广伟看来:“通过遍布纺织行业的科技服务网络布局,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将科技成果有效植入中小企业,为助力产业整体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攻坚”——做突击队攻克火箭技术难题
我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一些跨学科、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市场、产品受制于人,严重影响了产业竞争力。急行业之所急,组建跨界研究团队,“攻坚”多学科交叉的关键技术难题,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服务经济发展的抓手。
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介绍,我国某型号合金材料在火箭上的应用受到极大挑战,新材料焊接遇到很大困难。学会联合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中创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技术攻关团队,从新材料研制到焊接工艺逐个突破,成功攻克了3.35米大直径火箭铝合金焊接工艺,突破了技术封锁。目前,学会正在复制这一协作模式,进行新一代航天火箭低温储箱制造的技术攻关。
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还牵头成立了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汇集传统制造、信息技术、军工、电力、农机、新材料等领域的13家全国学会,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创新资源聚合,促进创新模式变革。
“破冰”——破解中西部采煤产业转型难题
我国中西部很多欠发达地区对采矿业的依赖度极高,由于缺乏科技支撑,生产方式老旧,长期停滞于密集劳动力驱动的发展困局,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承载的负担。如何“破冰”,助推其向绿色环保采矿方向转型,成为中国岩土力学学会探索的“新攻略”。
在山西吕梁、陕西延安等地,该学会理事长何满潮院士亲自领衔,住矿区、下矿井,系统梳理问题。他们发现当地仍然沿用20世纪初英、德等国主导设计的采煤技术及装备系统,存在环境损伤严重、巷道掘进量大、成本居高不下、开采事故多发等问题。
为此,学会整合专家资源,研发出一套安全高效绿色的采煤方法——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在陕西禾草沟二号煤矿率先采用后,年均节约煤炭资源4.4万吨,采区资源回收率提高近30%,矿井服务年限延长2年左右,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在山西焦煤集团23座矿井全面推广应用后,创造经济效益达6亿余元,帮助资源枯竭型地区和革命老区逐步走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
“示范区的科技帮扶,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家主力、学会主角’的工作机制,实现了预期的‘抢救资源、抢救生命、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已达到了科技助力精准帮扶工程的阶段性目标。”何满潮说。
据何满潮介绍,近几年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技术已在全国14个省、500多个矿井工作面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捆绑”——300名农业科技人才破解基层难题1000多项
当前我国农业正向现代、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农业机械的投入,逐渐替代了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但农业科技发展需求与农业科技人才却长期呈现典型的逆向分布。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将农业科技人才留在土地上,中国农学会在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人才与土地的“捆绑”攻略。
据了解,近几年里,中国农学会遴选了300个产业科技杰出人才,为入选人才提供每年20万元、连续5年的稳定经费支持。对于这些经费,中国农学会不规定使用明细,只要求是围绕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产业、区域,实现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模式上有重大创新、应用上有重大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
这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和服务产业的活力。据统计,遴选出的300个农业科技杰出人才先后参与解决基层生产技术难题1000多项,通过培训向30万人次的农户推广先进技术,建立实验示范基地147个,吸纳26.9万个当地劳动力在基地从事生产,384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转化应用产值17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