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直十分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于2006年创办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品牌活动“深圳市客家文化节”,并取得良好反响。2019年起,该品牌活动转型升级为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客家文化节,进一步彰显了深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区精神,增添了新时代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2021年11月3日至12月14日,2021“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五届客家文化节(以下简称:深圳民间文化周)在全市各主、分会场陆续展开,共举办各项活动22场次,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民间艺术厚礼。本届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化馆、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福田、罗湖、盐田、宝安、龙岗、龙华6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及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协办。

  市区联动,主分会场展览精彩纷呈

  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市区联动,主分会场亮点纷呈,遍布全市多个区的主题展览呈现的民间工艺精品主题突出、技艺精湛、代表性强,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圳创新精神,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琳琅满目的艺术享受之旅,让人们感受别样的中华文化。

  11月3日~14日,“第五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在主会场之一的深圳博物馆率先亮相,拉开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的大幕。展览集中展示了深圳民间文艺家创作的优秀作品70件(套)。这些作品多为聚焦国家重大题材而创作,作品类型涵盖陶瓷、泥塑、錾刻、篆刻、核雕、刺绣、棉塑、剪纸、烙画、瓷板画、花丝工艺、宝石镶嵌、古琴制作等30多种艺术门类,融合了传统和创新,精品荟萃、蔚为大观。11月5日,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参观“第五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对展品质量和展示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他分会场的展览也各具特色。11月4日~14日,首个分会场活动——第二届中国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展在龙岗区深圳百师园文化产业园举办。展览在布局上打破常规,分为“非遗文创展”“传统技艺精品展”“珠绣艺术展”“古建筑木艺”4个主题展区,展品多为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之作。活动突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理念,助推非遗产品进入市场。

  11月6日~30日在龙岗区茂盛世居举办的“玉成中华——中国历代玉石器展”,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时期玉石器约400件,向广大市民普及了中华玉文化知识,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天、地、人、神”思想以及“君子比德与玉”的中华美德。

  11月10日~20日在福田区南园流动非遗旗袍主题馆举办的“绣美华章——南园非遗流动博物馆旗袍主题展”,展出了清代、民国旗袍藏品,深圳老字号品牌《唐颂》旗袍作品共计200余件,以及大量旗袍历史图片。通过旗袍的百年演变诠释中国服饰的“面料之精”“和色之美”“技艺之优”,现场还设有走秀表演和非遗传承人展示,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场形美和神美兼具的旗袍艺术体验。

  11月13日~22日在宝安区一雍博物馆举办的“不忘初心·传古承今——紫砂百壶展”,展出了中国当代陶艺名家、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青年陶艺家的100余件紫砂艺术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或经典传承,或有所创新,融合运用了刻字绘画、雕塑、镶嵌等工艺,使紫砂器在传统的风格上更具多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11月14日~27日在宝安区图书馆福永分馆举办的“时光碎影——首届深圳当代陶瓷壶艺创作展”,展出深圳的陶艺家作品以及其他门类艺术家的跨界创作。活动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潜能,在壶艺的传统领域寻找当代陶艺语言的突破方向。

  11月18日~27日在光明烙画基地举办“新时代 新征程——第二届光明烙画嘉年华” ,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展出木板、丝绢、宣纸等不同材质的烙画作品180多幅,展示了烙画艺术丰富创新的魅力。市民在欣赏非遗艺术作品的同时,亦可亲手体验烙画创作,感受艺术之趣。

  此外,主办方还配合展览精心准备了多项互动活动,邀请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来到展览现场,“民间文艺家现场展示”“非遗传承人专场展示”“紫砂陶艺亲子DIY”等活动单元让市民群众有机会参与体验民间工艺品制作,更加了解和热爱民间文艺。

  文艺展演,“云端”精彩盛放

  11月12日,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活动的“重头戏”——“首届深圳市民间文艺表演优秀作品展演”亮相云端,通过网络展播的形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民间艺术厚礼,也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场线上民间文化艺术盛宴。

  展演节目征集得到深圳广大民间艺术家和专业团体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征集到全市各区报送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作品30余部。经主办方评选,13部民间文艺精品力作入选本次展演。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展演以线上方式呈现,于11月12日晚8点在深圳市文联、深圳文艺网、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博物馆、深圳文化馆等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等同步播出。

  民歌真情流露,民乐旋律悠扬,民舞特色鲜明。此次“云展”呈献的13个民间文艺节目,形式涵盖男声独唱、女声独唱、醒狮木偶戏、鱼灯舞、舞龙、民乐合奏、原创打击乐合奏、古琴独奏、琵琶独奏、女子群舞等,充分展示了深圳民间文艺表演的地方特色和多样性。特别是深圳市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原创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青年演奏家家杨莹莹琵琶独奏《彝族舞曲》、

  深圳歌剧舞剧院女子三人舞《桐言》和深圳艺校男子群舞《弟子规》等都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水准。民间与专业兼具,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展演,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高品质的文艺演出。

  民间文艺大师亲临现场,课堂分享专业走心

  民间文艺大师对民间文化传承发展起着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主会场活动延续去年的做法,开设了“民间文艺大师公开课”,邀请梁冰、胡堂山、魏素莹3位有相当造诣且颇具影响力的民间文艺大师,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民间文化公开课,让市民群众、高校师生更深入地了解民间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内涵。

  11月16日,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冰在深圳大学以《传统陶艺与当代陶艺创作》为题开课,讲述陶艺发展史和典型作品。他从史前华夏文明的审美切入,讲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初始审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与审美关系,不同时代陶器审美的个性特征,当代社会对陶艺的要求,以及如何创作符合当代美学观念的陶艺作品,极大激发了青年学子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思路。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谢氏核雕》非遗项目传承人胡堂山于11月18日走进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传统手工艺-核雕与当代审美融合》为题,介绍了有“微雕神技,艺术奇葩”之美誉的民间工艺“核雕”。内容包括“核雕的历史发展进程”“国内核雕工艺盛地”“个人研习核雕经验体会”“核雕艺术在当代怎么发展”“核雕文玩文化内涵”“核雕赏玩乐趣及保养知识”等几大部分,图文并茂,让师生们充分了解了这一民间工艺的历史沿革、技法特点及文化内涵。

  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魏素莹长期致力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等相关公益事业。她于11月17日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让“非遗”回归生活——国家传统非遗项目在深圳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为题,阐述了非遗项目在深圳的发展特色和发展前景。课程内容包括“国家战略与深圳市场环境”“现实中的非遗危机与机会”“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等3个方面。她提出,要让非遗回归生活,让人们享受非遗带来的快乐,希望非遗文化产业成为深圳立市支柱产业之一,在“十四五”时期成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艺术家与青少年联袂演出,民间文化氤氲校园

  青少年是民间文艺薪火相传的未来。深圳民间文化周活动开设了“传统文化进校园”单元,于11月4日至25日期间先后走进洪湖小学、坪洲小学、坪山实验学校、福田小学、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荔湾小学,由多位深圳民间文艺家们给学生们带来川剧变脸、民乐演奏、客家歌曲演唱、潮州工夫茶、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剪纸、太极、脸谱等丰富的节目。“传统文化进校园”演出互动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广大青少年感受、体验民间文化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还走进幼儿园与学校,举办了3场特别活动。11月4日,“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活动——皮影戏专场走进新港鸿幼儿园,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队为12个班级480名小朋友表演了3场皮影戏,5个全新创作的皮影戏剧目生动有趣地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红色革命史以及科学、环保等教育主题。12月4日,“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艺术节暨第十一届客家山歌进校园”在塘朗小学举办,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组织学生们与民间文艺家同台演出,童声合唱、客家童谣、少儿舞蹈、管乐演奏、粤剧表演、京剧表演、武术表演等一系列精彩的节目一浪接一浪,客家山歌在小学生稚嫩的传唱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闪耀着时代的光芒。12月14日,首届“深圳民间文艺表演优秀作品展演”校园专场走进横岗高级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为本次深圳民间文化周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又是一年金秋至,又见民间文艺璀璨美。民间文艺是民众的文艺、乡土的文艺、劳动者的文化创造,富含生产生活最朴实的事理经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工艺智慧和审美趣味,只有通过人民的共同创造和发展,它才有不绝的动力和活力。本届深圳民间文化周活动深入挖掘优秀民间文化的价值内涵,通过展览展示、专题讲座、文艺演出、互动交流等多元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深圳民间文艺的资源特色和创新发展情况,赋予民间文艺更多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进一步激发其生机与活力,推动民间文化事业进一步蓬勃发展。本次活动惠及人数累计超过10万,媒体报道上百篇,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的主要组织方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下简称:市民协)成立于1987年,现有468名会员,已连续举办十四届“深圳市客家文化节”,参与承办了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三次被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先进协会”荣誉称号。在市民协的推动下,深圳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创作出一批批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民间文艺作品,滋养了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增强了人民的精神力量,充盈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未来,市民协将围绕“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民间文艺中优秀的、富有凝聚力的思想观念、文化智慧、美学精神融入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民众集体的文化创造描绘深圳、展示深圳、传播深圳,让民间文艺在助力深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