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玉女”1990年首次获奖,杨钰莹激动地拧了毛宁的鼻子 摄影/魏辉金童玉女”1990年首次获奖,杨钰莹激动地拧了毛宁的鼻子 摄影/魏辉
多年之后,毛宁和杨钰莹回到当年的“出发地”广州出席活动 摄影/魏辉多年之后,毛宁和杨钰莹回到当年的“出发地”广州出席活动 摄影/魏辉

  广东媒体为造星助力

  流行歌手崛起,广东媒体功不可没。亲历过那段时光的音乐界人士都说,当时的广东媒体都热切关注着这群冉冉升起的新星。好几届云雀奖都由广东电视台进行转播,让这个颁奖礼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大提升。《羊城晚报》与云雀奖之间还有一段佳话:1985年,时值《羊城晚报》复刊5周年,羊晚与太平洋合办了第四届云雀奖。刘志文回忆,这届云雀奖的安排十分“时髦”:活动从下午开始,先在中国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和自助餐宴会,然后移师中山纪念堂举行颁奖典礼。

  刘志文与《羊城晚报》渊源颇深,他回忆说:“《羊城晚报》的晚会、花地等版面,当时每个月起码有三四篇稿子介绍太平洋的歌手和盒带。”他更笑称自己是《羊城晚报》的“编外记者”,有时候会自己动手写稿,“当时的夜班编辑都认识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电视台在每周六开设了一档固定节目《太平洋之声》,对太平洋影音公司旗下的歌手和唱片进行推介。著名本土电视综艺节目《万紫千红》也是歌星的摇篮,吕念祖、毛宁、杨钰莹、唐彪安李等歌手纷纷登上《万紫千红》的舞台“打歌”。由此,这群年轻的流行歌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也走入每一个人的心里。

  刘志文最自豪的“作品”是唐彪安李这个对唱组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星海音乐学院学生唐彪和安李组成二重唱搭档,在广东小有名气,刘志文相中了他们。随后,唐彪和安李在太平洋录制并推出了《春夏秋冬》《在雨中》《明天会更好》等专辑。在广东媒体的强力助推下,“广东制造”的唐彪安李成为继张振富耿连凤、王洁实谢莉斯之后的“第三代男女对唱组合”。

陈小奇与毛宁陈小奇与毛宁

  蔓延

  签约歌手的时代来临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音乐人借鉴港台和国外的做法,在内地率先建立唱片公司企划部和制作人制度:唱片公司与歌手签约,制作人为歌手量身打造歌曲,进行企划宣传的定位,经过一系列精心包装后再推出市场。这种符合世界潮流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让广东流行乐坛的发展蒸蒸日上。

  制作人取代音乐编辑

  1992年6月,中唱广州分公司成立了内地第一个唱片公司企划部,由陈小奇出任企划部主任。“企划”完完全全是舶来品,陈小奇笑言:“刚开始成立部门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叫‘企划’。”此时,制作人取代了旧式的音乐编辑,成为流行音乐产品的舵手,唱片公司的宣传方向也从包装歌曲转为包装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