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2公里可达综合公园。 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韩跃武 摄在深圳,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2公里可达综合公园。 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通讯员 韩跃武 摄

  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清晨6时,家住南山的孟令上早早就来到深圳湾公园,在他眼里,沿着公园的海岸线奔跑,穿过灯塔和成片的椰林,就是他繁忙工作之外找寻的“诗和远方”。

  到2020年,深圳公园总数达1206个,公园总面积为399平方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位居各大城市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它们就像一张绿色的网,串联起深圳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和文体资源。

  从“城市的公园”转变为“公园的城市”。一直以来,深圳始终把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统筹推进。“十三五”期间,深圳以建设世界著名花城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域公园规划建设,打造高品质公园服务与文化品牌,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立体空间的绿色生态网络,深圳宜居环境越来越好。

  深圳公园正在由量向质飞跃

  2018年,从美国毕业的黄莎,选择了在深圳工作。她一直对深圳星罗棋布的公园和花繁四季的景色感到惊奇。当她得知,深圳将最中心位置让位于公园,连可用的绿地、住宅区边角的地方都拿出来建社区公园的时候,她据此叹服,认为这是深圳给予市民最好的“礼物”。

  “人在城中,城在公园里”,这是游客对深圳处处公园美景的赞誉。

  近年来,香蜜公园、人才公园、深圳湾西延段、白石龙音乐公园、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宝安西湾红树林公园、滨海文化公园、开明公园、盐田中央公园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公园陆续建成开放,以美丽和精致让世人“惊艳”,常常刷屏市民的朋友圈。

  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2公里可达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森林、郊野公园……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梁治宇告诉记者,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如今,深圳在公园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中更加注重品质和特色。

  目前,深圳已形成了“综合公园、郊野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丰富多样、功能互补的多级公园体系,使市民既能推窗见绿、开门见园,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体验鸟语花香,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营造四季花开的景观格局

  春天,人才公园的粉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随风摇曳,让人仿若置身浪漫的田野;三洲田梅园、聚龙山花海成为市民赏花观景新名片……

  近年来,深圳开展公园绿地植被梳理,大力增种开花乔灌木,配置自然种植的多年生花境,营造疏朗通透、移步换景、四季花开的公园景观格局。

  “时代发展了,公园不光要让市民感受到大自然的绿色,更要营造花的海洋,让市民在多彩的世界中畅游。”梁治宇说,为了弘扬花文化,莲花山公园簕杜鹃花展、洪湖公园荷花展、东湖公园菊花展和人民公园月季花展等专题花展,以及迎春花市等这些“花事活动”已成为鹏城一大盛事,深受广大市民游客的好评。

  人性化服务满足多元化游园需求

  来到莲花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门口摆着一个易拉宝,上面的二维码就是公园的电子导图……近年来,深圳通过不断完善提升公园内服务设施,拆除公园围墙、引入移动餐车、提升公园公厕设置、完善文体设施配备,以满足不同市民的多元需求。

  “公园城市的核心是人,从细节入手,要让游客来到这里觉得方便。”梁治宇介绍,目前,深圳各市属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驿站、保安岗亭等便民服务窗口,常备饮水机、便民小药箱、驱蚊水、休息座椅、投诉建议登记本等物资。

  从青岛来深圳出差的俞先生说,走进莲花山公园公厕没有一点异味,细微处可见用心,除了增加无障碍设施以外,还增设了母婴室、第三卫生间。

  “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直接影响着市民游客的游园感受。”梁治宇说,近期改造完成的翠竹公园、儿童乐园、皇岗公园等7个公园的20座公厕也于国庆期间投入试运行,科学设置厕所的采光、色调、服务设施以及男女厕位比例,解决以往公园厕所使用体验不佳,男女厕位比例失衡问题。

  “山海连城”打造世界级公园城市

  深圳依山面海,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目前,深圳共有野生动物513种、野生维管植物2080种,主要就是栖居和生存在全市各大公园和景区内。

  多年来,深圳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并驾齐驱,打造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家园,守护着“野性深圳”的生态珍宝。2015年,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建设了深圳第一个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此后深圳公园的自然教育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3个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学校)。

  未来,深圳将打造“世界级公园城市”,实现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目标,构筑“山海连城”,让城市与自然更融合、更亲密,让市民充分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更加健康的幸福生活。

  据悉,深圳计划2020年建设社区共建花园120个,建设郊野径50公里,每年新建或改造公园30个以上;到2025年建成社区共建花园600个以上,建设郊野径2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全市公园总数力争达到1500个,建成社区共建花园2000个以上,建设郊野径500公里以上。